首页 > 留学知识库

问题: 大家研究生考试的成功经验,请指教下

解答:

考研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要发动起周围同学一起考,也要利用一切身边可利用的资源,对于自己不懂的,要想办法向学长、导师询问。同时要去收集关于大学的资料,明确方向,有针对性地复习。去年浙师大出现过一寝室4人全考研成功的例子,应该说学习氛围好也是其中很大的一部分原因。

第一遍看书,第一遍一定要详细地看,他当时就是在第一遍看书的时候记住了书中的七八成。

专业课的复习应该由面到点,把所有参考书先笼统地看一遍,通过目录和小标题了解整本书的框架和脉络。当然,最好再关注一下你所报考专业导师的最新研究课题,这很有可能就是他出题的方向;

英语是一天都不能放松,我每天复习英语的时间都不会少于2小时,除了单词要天天背日日巩固外,做真题也很重要,因为在历年真题中你会发现许多出题的规律;

至于政治,我觉得没必要过早开始复习,许多知识点过早地背了后面也会忘,一般等12月份时政热点出来后再开始集中复习也来得及。

考前模拟,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把历年真题模拟了一遍,然后又对照以上的综合笔记,检查哪些话多余可以不答,哪些却没有答。最后又对我的综合笔记内容作了简化。形成实战笔记。而通过模拟我也对考试时间做了安排。答题策略制定了适合自己的方略,从而取得了好成绩。

陈文灯: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六条成功经验
-
第一条成功经验参加这么一种高层次的考试,首先应该做到三心二意,三心指得是决心、信心、恒心。二意就是意念成功,意志坚强,这点很重要,这是精神的力量。如果不是想着我一定要成功,我一定会成功,那么他在复习过程中,就不可能想方设法去克服一些困难。

第二条成功经验,那就是要一心一意,所谓一心一意就是听谁的课就要买谁的书,买谁的书就来听谁的课,有的同学想得很好,认为我听张三的课买李四的书,这样可以把两个老师的优势集中在一起,实际上这是不太现实的,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你很难在短的时间内把它融合在一起。

第三条成功经验就是要准备比较好的辅导书。什么样的书叫比较好呢?很多同学说应该有四个特点,一个特点有归纳,有总结,是以提携为纲而不是搞题海战术,数学题是做不完的,但是数学题型就一百多个,你学会它还是比较容易的。第二个特点就是有解惑解渴的功能,很多同学在大学阶段数学学的是不错的,但是并不是说一点死角都没有,像一个方程根过程的讨论,还有函数分成的求解,不等式的证明等等。这些问题在大学本科阶段不做什么要求,但是考研却是重点,所以对这些在过去没有很好总结的,如果看到某一种书解决了,那就是说这本书是很解渴的。第三个特点是有前瞻性,作者归纳总结的方法和技巧对于解决研究生中的一些比较难的题,综合题很强的题很有指导意义。第四个特点难易程度应该和研究生试卷大致相当或者稍微难一点,千万不能看太简单的书,那没有用。

第四条经验就是高度重视以往的研究生试卷,应该多做研究生考题,这点很重要。一个同学浪费大量时间去打听了解有哪些专家命题,把这些专家的学生笔记弄到手,这是白搭的,我们还不是搞情报工作的,就是搞情报工作,那又有什么价值,因为研究生考试不仅是水平考试,还是选拔考试,如果真的要想了解研究生考试的实际情况,我们主要把过去研究生试卷中的一些题型梳理一下,仔细分析研究,就可以看出来。那是命题专家的爱好、兴趣和他们心目中的重点。在这些方面多下点工夫去看看是很有必要的。

第五条成功经验,那就是应该组织起来,考同一类数学的同学五六个,七八个同学组建一个学习小组,这个小组一个是交流一下复习的经验,切磋一下解题的方法技巧,可能更主要因为我们组织起来,七八个同学可以再去买三四本辅导书,这些辅导书就不要那么详细地看,要看主要是例题,不要每个人都看,可以指定某一两个同学去看这本书,那一两个同学看另外一本书。这些辅导书中难度非常大的例题和非常简单的例题就不要看了,要看的就是那些看似简单,但是自己做又没有思路,一看简单,后来比较难,这样的题就是好题,说不定你把它抄下,七八个同学交换地看一看,说不定这样做,就能在研究生试卷中看到非常熟悉的面孔。因为写书的要查阅国内外大量的资料,而命题的也要查阅大量的资料,都查资料,就可能撞上了。这样组织起来的成功实例是很多的,最典型的就是2002年北方交大有一个宿舍住着八个女孩子,她们都想考研,最终有一个保送,另外七个都考上了,其中有一个同学大一的时候高数不及格,考研的时候数学考了92分,那个时候满分是100分,是相当不简单的。

第六条成功经验就是既然数学难考,就要早做准备,早动手,应该规划好每一个阶段的复习,应该规划我们每一个阶段想要达到的目的。

http://www.kaoyansky.cn/viewthread.php?tid=224750&fromui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