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原命题:“若A、B则C” 关于它的逆命题是:“若C则A、B”还是“若A、C则B”或“若B、C则A”
解答:
答案应该是:若C则A、B
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条件的否定和结论的否定; 叫做逆命题,或者说:交换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所得的命题是逆命题。也可以说:在两个命题中,如果第一个命题的条件是第二个命题的结论,且第一个命题的结论是第二个命题的条件,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为逆命题。
显然:“若A、B则C” 的逆命题应该是:“若C则A、B”。因为“A、B”和“C”是两个可以相互交换的条件和结论。
但是,题目中的“若A、B则C”的含义模糊,也就是说:在命题“若A、B则C”中,条件和结论分别是什么,在这里不是很清楚。如果我们理解为“如果有A和B,则有C”,那么前面的结论就是正确的;而如果我们理解题目的意思是:“如果有A, 则B等于C”,那么显然他的逆命题就应该是“若B等于C ,则A”;许纯舫的平面几何四种这本书是我在中学时代的一个很大的乐趣所在,曾经把他读得很烂,里面的逻辑严谨,不会有此类的错误,所以关键在于能否明确:命题“若A、B则C” 中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什么?
版权及免责声明
1、欢迎转载本网原创文章,转载敬请注明出处:侨谊留学(www.goesnet.org);
2、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3、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