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红楼梦评论(300字) 明天交
怎么写?
解答:
按判词顺序: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黛玉、宝钗)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元春)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探春)
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湘云)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妙玉)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迎春)
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惜春)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王熙凤)
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巧姐)
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李纨)
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秦可卿)
《红楼梦》曲谱对应人物:
【终身误】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宝钗)
【枉凝眉】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黛玉)
【恨无常】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把芳魂消耗。望家乡,路远山高。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元春)
【分骨肉】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探春)
【乐中悲】襁褓中,父母叹双亡。纵居那绮罗丛,谁知娇养?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厮配得才貌仙郎,博得个地久天长,准折得幼年时坎坷形状。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何必枉悲伤!(湘云)
【世难容】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天生成孤癖人皆罕。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却不知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妙玉)
【喜冤家】中山狼,无情兽,全不念当日根由。一味的骄奢淫荡贪还构。觑着那,侯门艳质同蒲柳,作践的,公府千金似下流。叹芳魂艳魄,一载荡悠悠。(迎春)
【虚花悟】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说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到头来,谁把秋捱过?则看那,白杨村里人呜咽,青枫林下鬼吟哦。更兼着,连天衰草遮坟墓。这的是,昨贫今富人劳碌,春荣秋谢花折磨。似这般,生关死劫谁能躲?闻说道,西方宝树唤婆娑,上结着长生果。(惜春)
【聪明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王熙凤)
【留余庆】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休似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正是乘除加减,上有苍穹。(巧姐)
【晚韶华】镜里恩情,更那堪梦里功名!那美韶华去之何迅!再休提绣帐鸳衾。只这带珠冠,披凤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气昂昂头戴簪缨,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威赫赫爵禄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问古来将相可还存?也只是虚名儿与后人钦敬。(李纨)
【好事终】画梁春尽落香尘。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宿孽总因情。(秦可卿)
人物性格:
宝钗:她表面上“随分从时”“装愚守拙”“罕言寡语”,一举一动显得“端庄贤淑”完全符合封建“淑女”风范。但实际上她期望着“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温柔敦厚的仪范中掩盖的是“欲偿白帝”的野心。她熟谙世故,诚府极深。“来了贾府这几年”虽然表面不言不语,安分守已,实则“留心观察”因此即使是在荣国府这个人事复杂,矛盾交错的环境里,也生活得左右逢源,如鱼得水 。甚至就连那个几乏忌恨一切的赵姨娘也赞她:“很大方”,“会做人”。
黛玉:由于黛玉心慧,更由于她寄人篱下的处境,使她变得非常的敏感。其实,林黛玉不像薛宝钗那样世故,那样城府甚深,八面玲珑,取悦于人;她对人坦率纯真,见之以诚。她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她对待紫鹃,亲如姐妹,情同骨肉,诚挚的友情感人至深。
元春:元春虽十分荣耀,却称她居住的皇宫是一个见不得人的去处,可见她在帝皇之家既受极权的管辖也无丝毫人身自由的难以言状的辛酸。省亲时,她说一句,哭一句,把皇宫大内说成是“终无意趣”的“不得见人的去处”。
探春:性格开朗、大方,才情高且有这自己的一番抱负,是个有政治家风范的小姐。她是一位妇女却没有妇女的悲天悯人,她像男人却挣脱不了妇女命运的樊篱;她有极强的理财、治家能力,却不能尽情发挥;她有自己的一丝政治豪情,但终究摆脱不了封建伦理的桎梏。
湘云:她的性格是可爱的,既有须眉气又具有女性妩媚。她是带着笑声出场的,最终却是悄无声息地从大观园中消失,也正是“红消香逝有谁怜”的真实写照。
妙玉:她才华过人、姿色出众,加上女尼这一特殊身份,在言谈、行为、举止各方面不得不约束自己,因而使她的性格复杂,让人捉摸不定。她孤僻、高傲、过洁,又自尊自强,不可轻犯,使人们或敬而远之,或厌而避之,应该说妙玉的性格不合时宜,不为权势所容。
迎春:被人称之“二木头”的迎春,作者在其回目里,也叫她是“懦小姐”,可见其是一个懦弱无能的女子了。她既无多少文才,诗也写的不好,元春出的很简单的谜语,只有她和贾环猜不出来。最后嫁给“中山狼”,命丧黄泉。
惜春:惜春的生活轨迹是从大家闺秀到佛门女尼。其转变的契机,正是她的绘画长处,使其领悟了禅意。艺术帮助了悟性,与出世思想的天然联系使她最终遁入空门。
王熙凤:如果把贾府中长幼、尊卑、亲疏、嫡庶、主奴等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比作一张网的话,那么王熙凤这个人物就处在一个相对中心的位置上。从而突出了这一人物形象的独特性,她要同各种各样的人物打交道,所谓上有三层公婆,中有无数叔嫂妯娌兄弟姐妹以至姨娘婢妾,下层有一大群管家陪房奴仆丫环小厮等等。王熙凤同其中任何一个人物或者联结、或者矛盾、或者又联结又矛盾的这样的关系,都是某一种社会关系的反映。
巧姐:书中巧姐性格的塑造力度远远比不上其它十一钗,老实说巧姐在书中所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甚至是模糊的。巧姐除了生病几乎没有她的故事,最后被舅舅卖掉,又被刘姥姥赎回来,也是根据第五回判词的推断。
李纨:这个人物的悲剧和《红楼梦》里其他女性的悲剧有一个明显的不同,李纨的悲剧远远不是发生在我们并未能看到的她的最后结局,而是从她成为寡妇,甚至在接受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训教时,悲剧就已经开始了。也就是说,在《红楼梦》的帷幕揭开之前,她已是一个悲剧人物。她的悲剧道路更漫长,她的人生历程更酸楚。
秦可卿:秦可卿是秦业从养生堂抱来的养女,小名可儿,官名兼美,后来嫁给贾蓉为妻。她妩媚有似宝钗,袅娜如黛玉。她长得袅娜纤巧,性格风流,行事又温柔和平,深得贾母等人的欢心。但公公贾珍与她关系暧昧,致使其年轻早夭。
代表事例:
宝钗:给黛玉送燕窝,并教导黛玉少读“西厢”“牡丹”这样的“邪书”。使得黛玉化解了对她的芥蒂。
黛玉:读《西厢记》《牡丹亭》。葬花,从而引出《葬花吟》。
元春:回大观圆省亲,此乃人物最后一次出场。
探春:治理大观圆,提出改革,引出赵姨娘前来撒泼。
湘云:醉卧芍药丛
妙玉:连诗凹晶馆
迎春:奶妈偷她的金饰去当,老实的迎春不予以追究,最后被刑夫人训斥。
惜春:画大观圆图
王熙凤:秦可卿丧事期间协助治理宁国府,新官上任三把火。
巧姐:被卖,后又被刘姥姥赎回。
李纨:教育儿子
秦可卿:第五回宝玉在她房间午睡,梦游太虚幻境,与另一个“可卿”结识。
嘿咻,总算总结完了,累死我了~~
版权及免责声明
1、欢迎转载本网原创文章,转载敬请注明出处:侨谊留学(www.goesnet.org);
2、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3、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