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留学知识库

问题: 林连玉的资料

小弟正在收集着一位叫做“林连玉”的教育界前辈名人的资料,想请各位知道此名人的智者指教指教,只要谁能在明天(日)下午三时前最先提供最丰富的资料,小弟愿以一百分做为报答,谢谢!

解答:

1901年08月19日

出生于中国福建永春,原名林采居。

1924年 以破记录成绩毕业于集美学校师范部文史地系,受挽留在母校服务。
1927年 因时局动乱,学校关闭而南来,先后在霹雳爱大华及印尼爪哇任抹阜任教。
1931年 “因喜在报上发表文章,引起荷兰政府的疑忌”,趁机离开任抹,应聘到马来亚巴生共和学校任教。改名“连玉”,从此沿用至去世。
1935年 在吉隆坡尊孔学校服务,直至1961年08月被政府驱逐离校为止,再也没有离开过尊孔(除了战争期间)。
1941年12月 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南侵,参加雪兰莪医药辅助队,一度受伤。
1943年 在巴生而榄隐居避难,以养猪为生。
1945年 主持尊孔复校工作,把变卖猪只的钱全部投入尊孔的建设。
1946年10月 回中国奔父丧,这是他最后一次回中国。
1949年 推动吉隆坡华校教师公会成立。
1950年11月 出任吉隆坡华校教师公会主席。
1951年08月 反对《巴恩报告书》,促使教总成立。
1951年09月25日 申请正式成为马来亚联合邦公民。
1952年03月 促使教总积极参与教育部改编华校教科书的计划,担任咨询委员。11月,促成全马华校董教代表大会,反对拟议中的新教育法令。
1953年04月 促成马华教育“三大机构”,任“马华教育中央委员会”副秘书。12月19日,出任教总主席。
1954年08月 以教总名义提出列华语华文为官方语文之一;以教总名义向联合国申诉,请求关注马来亚华人地位问题。
1954年11月 与马华公会会长陈祯禄爵士联手努力,使教育部要在华校开英文班,把华校变英校的企图不能得逞。
1955年01月12日 率领董教总代表团在马六甲陈祯禄私邸与东姑阿都拉曼为首的巫统领导层会谈,以自治选举前不提华文列为官方语文问题以便利联盟竞选,换取联盟答应若执政将废除《1952年教育法令》,重新厘订对各民族公平合理的教育政策,并增加拨款两百万给华文中小学。从此奠定了董教总代表华文教育的地位。
1956年04月 促成全马华团争取公民权大会,通过四大要求:
- 当地出生者为当然公民;
- 留居满五年者可以申请公民权;

- 凡公民义务与权利平等;

- 华文为官方语文之一。

1956年05月04日 应邀在爪夷文的马来前锋报发表开斋节献词,提出“非巫人要效忠马来亚,巫人要抱着共存共荣思想”的主张。05月06日,教育报告书发表前,率领董教总代表团与教育部长会谈,争取到拉萨保证不把“最后目标”列入新法令中。08月,巧妙利用教育部的“火炬运动”,使华人子弟普遍登记入华校就读,奠定了华文教育不灭亡的基础。#成功领导教总筹募基金。这笔基金,后来被用以建立教总大厦,在1958年建好后,它一直是华教运动的“司令部”。
1957年01月20日 提出教育工作者两大使命:教导学生效忠马来亚;培养孩子共存共荣的观念。
1957年08月06日 对公布的宪法表示不满意,唯认为“建国的实际工作比空洞的宪法条文更加重要”,提出应该“顾全大局”,忍让为国,信任东姑的领导。领导教总及马华教育中央委员会忙于应付华文中学改制问题、超龄生问题、学潮问题等。结果,总算是稳住了华文中学的阵脚,除一两间,都不改制,也解决了华校超龄生问题,被陈修信形容为“当前联合邦最有势力的人物之一”。
1958年12月 教总大厦落成,坚持不举行庆祝典礼,以示破釜沉舟应付华教斗争的决心。
1959年04月26日 领导全马华人注册社团代表大会通过华人对教育总要求,其要点即:
(1)各民族教育以母语为媒介;

(2)各民族教育一律平等。

1960年08月12日 表明不能接受教育报告书,因为接受的结果,是华文中学立刻要改为英文中学,并且在七年以后英文不再是官方语文之后,又要被改为马来中学。
1960年11月05日 在全国华文中学董教代表会议上重申,“我们争取的虽然是华文教育的地位,但是我们主张各民族平等却是关怀到国家的前途。我们愿意看到这个新兴的祖国民族间和衷合作,共同建设,不愿看到互相凌迫引起争论,种下未来的祸根。”“我们才是真正的爱国者。”
1961年03月15日 他在教总工作委员会议上指出:“华文中学是华人文化的堡垒,津贴金可以被剥夺,独立中学不能不办。”
1961年08月10日 在教总理事扩大会议上秘指当年曾争取到拉萨答应不把“最后目标”列入教育法令中。
1961年08月12日 获内政部通知将要褫夺他的公民权。理由是:
- 故意歪曲与颠倒政府的教育政策,有计划的激动对最高元首及联合邦政府的不满;

- 动机含有极端种族性质,以促成各民族间的恶感与仇视,可能造成动乱。他被迫展开一场历时三年的法律斗争。

1961年08月22日 被教育部长取消教师注册。
1961年08月24日 被内政部宣布为禁书。
1963年07月初 《回忆片片录》(第一集)由教总出版。
1964年10月23日 公民权正式被褫夺。
1964年11月16日 接获通知公民权已被褫夺,接受报界访问时表示:“我个人的利益早置之度外,为华文教育牺牲永不后悔!”
1979年 双眼患眼疾,严重影响视力,屡医无效,从此开始他足不出户的生活。
1980年12月25日
出席教总庆祝成立29周年暨庆贺元老80大寿联欢宴会,受到热烈欢迎。发表演说指出,他已经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真正做到“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了。
1984年01月30日 就前教育部华文组视学官钟敏璋女士的一篇有关赞扬他与沈慕羽的文章,著文指出:“马来西亚到今日还有华校继续存在,不要忘记华校教总的功劳。”
1985年11月 因为东姑的一篇文章有歪曲史实、污蔑教总之嫌,特为文驳斥,指出:“争取民族的权益是神圣的任务,我们永远不会屈服的。即使不幸遇到滥用权力者辣手摧残,仍然昂起头来,顶天立地,威武不屈地奋斗到底!”
1985年12月18日 溘然长逝。
1985年12月21日 灵柩在万人陪送下,从雪兰莪中华大会堂出发,环绕吉隆坡市区游行5公里。在旧飞机场路福建义山入土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