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留学知识库

问题: 酗酒是不是一种病态

我的朋友经常酗酒,酒后常常失态.不喝酒就连吃饭都不香.
甚至不想吃饭

解答:

酗酒(alcoholism)

酒精是常被濫用的藥物之一。不少人誤以為酒精是一種振奮物,可幫助提升情緒,令人忘卻煩惱。但實際上,它是一種抑制劑,可使高層腦中樞鈍化。少量的酒可能使人覺得飄飄然,現實中的不愉快感覺,好像變少了,壓力和緊張也似乎消失,取而代之是鬆弛的感覺。
酒精也使人以為自信增加,壓抑能力鬆懈,導致人變得健談,說或做些平日不會說或做的事情。至於提升情緒,使人忘卻煩惱,這只是很短暫的。因為問題始終沒有解決,更可使人有「酒入愁腸愁更愁」的感覺。
然而,大量的酒精則可傷人,當血液中酒精含量達0.1%時,人的動作協調、視覺、言談及平衡會受損,出現中毒現象。當血液中酒精含量達0.5%時,神經生理平衡會嚴重受損而且失去意識。

長期持續酗酒(酒精倚賴)特徵

酒精耐受性(alcohol tolerance):即需要更多酒精才能達到先前相同的效果,這是酒精依賴的一種指標。但到後期,患者的耐受力反而降低,導致比先前少量的酒精亦可出現中毒現象。
戒斷症狀(withdrawal symptoms):當停止飲酒時,患者會出現極不舒服的反應,如出汗、脈跳明顯增加至100或更高、手震、失眠、嘔吐,出現暫時幻覺(如見牆壁移動),或感覺好像有很多蟻在身上爬動,發抖或甚至抽筋。部份徵狀(如發抖、手震)也會在患者醒後出現,使他們在早上亦會再喝酒來控制徵狀。
患者自控能力完全瓦解;而喝酒變成其生活中主要活動,不能自拔,即使家人反對,他們也繼續使用。

影響

身體受到嚴重的傷害:包括肝硬化、高血壓及心臟與腦部受損。
患者的日常生活、家庭、事業、人際關係和情緒亦遭受嚴重的破壞。
成因

遺傳因素:研究指出,酒精倚賴的發生率在同一家庭中高於其他的有四至五倍左右。
心理因素。
社交或朋輩壓力。
社會文化上對飲酒的接受程度。
步向酒精倚賴的早期警訊

經常的慾望:對酒的慾望增加,如放工後對喝酒的需求熱切,時常留意保持酒的供應。
消耗量增加:顯示於每月使用量明顯的改變;個人可能擔心,並開始謊報實際的使用量。
行為極端:受酒精影響而做一些在清醒時感到罪惡感,或不想做的事,如罵人或攻擊性行為。
暫時喪失意識:無法記憶喝酒時發生的事。
早晨飲酒:早上開始喝酒以減輕手震的戒斷症狀,或以喝酒來振作精神。
工作缺席:由於喝酒,經常在工作上缺席,尤其在星期一。

治療

藥物。
匿名戒酒會(alcoholics anonymous, 或稱aa)──民間的互助組織,在全世界各地都有這些戒酒團體。
心理治療──個人及家庭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