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留学知识库

问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简答题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2.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什么是无产阶级专政

解答:

一、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
1.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以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实际能力,由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三个实体性要素构成。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物质关系。
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表现在: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表现在: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则促进生产力发展;反之则阻碍生产力发展。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生产方式及其矛盾运动。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内容方面,是活泼易变的,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的形式方面,是相对稳定的,因而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始终存在着从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的矛盾运动,如此循环往复,推动着生产方式从低级向高级的不断发展。

二、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988年,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内涵.第一,现代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和生产力的增长的第一位因素;第二,现代科学技术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使科学,技术,生产有利于一体化,并起先导作用;第三,科学技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主要的推动力量;第四,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知识分子的作用不断增强,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第一位人力资源.
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论断的意义.第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学说;第二,是对当代世界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和趋势的崭新概括;第三,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

三、无产阶级专政就是社会主义的政治。
社会主义国家的阶级本质。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大劳动者当家作主的政权。无产阶级领导广大人民群众,主要通过暴力革命在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个政权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相结合的,是多数人对少数人的专政,是人类历史上最进步的也是最后的一种国家制度。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精髓。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1848年的《共产党宣言》中,初步阐明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思想,指出无产阶级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1850年,马克思在《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中,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概念,并把它作为工人阶级的战斗目标。1852年3月,马克思在《致约·魏德迈》的信中,进一步论证了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以及向无阶级社会过渡的原理,作为他同资产阶级先进思想家的根本区别的标志。1875年,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一文中对无产阶级专政学说作了进一步的发展,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列宁在领导俄国无产阶级革命以及与机会主义者的论战中,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创造性地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权、工农联盟、无产阶级专政任务、苏维埃是无产阶级专政形式等一系列的重要问题。无产阶级专政是建成社会主义的工具,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所在。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旧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总结革命实践经验,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中国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就是无产阶级专政。

——金程金融联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