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留学知识库

问题: 问知识人们许多个关于古文观止"送秦中诸人引 元好问"的问题.

原文:关中风土完厚,人质直而尚义;风声习气,歌谣慷慨,且有秦汉之旧;至於山
川之胜,游观之富,天下莫与为比:故有四方之志者,多乐居焉。予年二十许时,
侍先人官略阳,以秋试,留长安中八九月。时纨绮气未除,沈湎酒间,知有游观之
美,而不暇也。长大来,与秦人游益多,知秦中事益熟,每闻谈周汉都邑,及蓝田
杜间风物,则喜色津津然动於颜间。二叁君多秦人,与予游,道相合而意相得也。
常约近南山,寻一牛田,营五亩之宅,如举子结夏课时,聚书深读,时时酿酒为具,
从宾客游,伸眉高谈,脱屣世事,览山川之胜概,考前世之遗迹,庶几乎不负古人
者。然予以家在嵩前,暑途千里,不若二叁君之便於归也。清秋扬鞭,先我就道,
矫首西望,长吁青云。今夫世俗惬意事,如美食、大官、高赀、华屋,皆众人所必
争,而造物者之所甚靳,有不可得者。若夫闲居之乐,澹乎其无味,漠乎其无所得,
盖自放於方之外者之所贪,人何所争,而造物者亦何靳耶?行矣诸君!明年春风,
待我於辋川之上矣。
1秋试是古代的一种类似于高考,成考的考试吗?
2杜间在哪儿?
3於颜是什么?是自己的面部吗?
4伸眉高谈是指很欣然的谈话吗?
5若夫闲居之乐,澹乎其无味,漠乎其无所得,
盖自放於方之外者之所贪,人何所争,而造物者亦何靳耶?行矣诸君!明年春风,
待我於辋川之上矣。 是什么意思啊?
谢谢!!!!!!!

解答:

全文翻译
关中地方风物土壤富庶肥沃,人民质朴直爽又崇尚道义,风气习俗与喜欢激昂放歌的作风都还保留着秦汉时的旧貌。要说到山川之美,游览胜地之多,是天下没有能够与它相比的。所以志在四方的人都喜欢在关中居住。   我二十岁左右时,随奉先父官居略阳,曾因秋试在长安住了八九个月。那时我还未脱尽纨绔习气,整天沉溺在灯红酒绿之中,虽然知道有许多名胜美景却无暇顾及。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与关中人士相处得更多了,就对关中的事情更为熟悉了。每当听到谈起长安以及蓝田、鄠杜一带地方的风土物情,面上就显出跃跃欲往的喜色来。你们诸位大都是关中人,与我一道游览,真是志同道合。我曾打算约你们一起在靠近终南山地方觅一块地,经营五亩田大小的庄园,像举子退居温课一般,收集佳书精研细读,常常酿造美酒供应,相随着宾客游览,扬眉高谈阔论,摆脱尘事困扰,赏览山河美景,考察前代遗迹,这样大概可算不辜负古人了。但是,我因为家在嵩山之南,这么热的天要长途跋涉千里,不像你们来去这么方便。   你们在清秋佳日扬起马鞭,先我一步登上征途,举头西望,真是气吐青云。现在社会上称心满意的事情如吃山珍海味做高官,腰缠万贯住华美的房子,都是大多数人所追求而老天爷却非常吝惜的,因此不是人人都能得到的。像那闲居的乐趣,或许是平淡得无味,空虚得一无所有,但这正是置身世外的人所追求的,一般的人怎么会去争它,而老天爷又怎么会去吝惜它呢?各位走吧!待到来年春风荡漾的时候,请在辋川岸边等我到来。   (丁如明)
④鄠杜:鄠即鄠县,汉置地在今陕西户县一带。杜即杜县,秦武公时置,北周废入万年县,地在今西安市东南。鄠杜之间是汉代著名的风景区,汉宣帝少时常游于鄠杜之间。莺花:莺啼花开,泛指春日美景。三、四两句是说看到未央宫阙遗址难免发出悲歌,面对鄠杜春景不禁伤感下泪。
乡试每三年一次。在秋天,故叫“秋试”又叫“秋闱”,为九天,农历八月九日、十二日、十五日,三场,每场三天。全国的会试科考也是每三年一次,在春天,故叫“春试”,又叫“春闱”,也为九天,农历二月九日、十二日、十五日,三场,每场三天。所以秋试不是高考成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