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留学知识库

问题: 清史稿 列传五十四(翻译)

吴琠,字伯美,山西沁州人。顺治十六年进士,授河南确山知县。县遭明
季流寇残破,琠拊流亡,辟芜废,垦田岁增,捕获盗魁诛之。师下云南,县当
孔道,舆马粮饷,先事筹办而民不扰。康熙十三年,以卓异入为吏部主事,历郎
中。累迁通政司右参议。刑部尚书魏象枢亟称其贤。二十年,特擢右通政,累迁
左副都御史。疏请复督抚巡方,略言:“令甲,督抚於命下之日,即杜门屏客;
莅任,守令不得参谒。凡有举劾,惟据道府揭报,爱憎毁誉,真伪相乱,督抚无
由知。革火耗而火耗愈甚,禁私派而私派愈增。请敕督抚亲历各属,以知守令贤
否。或谓巡方恐劳扰百姓,夫督抚贤,则必能禁迎送、却供应;如其不肖,虽端
坐会城,而暮夜之馈踵至,岂独巡方足以劳民哉?”又言:“巡抚及巡守道无
一旅之卫,而提镇各建高牙。前抚臣如马雄镇,道臣如陈启泰,怀忠秉义,向使
各有兵马,奚至束手?宜及此时复旧制,使巡抚、巡守道仍各管兵马。减提督,
增总兵,以一镇之兵酌分数镇,听督抚节制。”
二十八年,迁兵部侍郎,寻授湖广巡抚。湖北自裁兵乱后,奸猾率指仇人为
乱党,株连不已,琠悉置不问,而惩其妄讦者,人心大定。陕西饥,流民入湖
广就食,令有司分赈,全活甚众。三十一年,诏以荆州兵船运漕米十万石至襄阳
备赈,琠议:“兵船泊大江下至汉口受米,复西上抵襄阳,计程二千馀里。令
原运漕船若乘夏水顺道赴襄阳,仅七百馀里,即以便宜行事。”疏入,上嘉之。
未几,丁母忧,服未阕,即授湖广总督,仍听终制乃赴任。故事,土司见州县吏
不敢抗礼,其后大吏稍稍假借之。琠至,绝馈遗,饬谒见长吏悉循旧制,或
犯约束,檄谕之,无敢肆者。
三十五年,召为左都御史。三十六年,典会试。上北征回銮,顾迎驾诸臣,
褒琠及河道总督张鹏翮居官之廉,即擢琠为刑部尚书,而以鹏翮为左都御史。
三十七年,拜保和殿大学士,兼刑部。琠熟谙旧章,参决庶务,靡不允当。奏
对皆竭忱悃,上每称善。所荐引多贤能吏。
三十九年,复典会试,上手书“风度端凝”榜赐之。寻具疏乞休,不允。上
尝临米芾书以赐琠,书其后曰:“吴琠宽厚和平,持己清廉。先任封疆,军
民受其实惠。朝中之事,面折廷诤,能得其正。朕甚重其能得大臣之体。”四十
四年,卒,谥文端。翰林院撰祭文,上以为未能尽琠,敕改撰。吏部奏大学士
缺员,上以琠丧未归,悬缺未即别除,曰:“朕心不忍也。”
琠所至多惠政,两湖及确山皆祠祀。初,沁州荐饥,琠籴米赈之,全活
无算。有司议增沁粮一千三百石,琠力争乃已。乡人德之,立祠以祀。雍正中,
祀贤良祠。

解答:

吴琠,字伯美,山西沁州人。顺治十六年考中进士,被任命为河南确山县的知县。确山县受到明朝末年流寇的严重破坏,吴琠安抚当地流亡的百姓,让他们开垦荒芜废弃的田地,开垦的田地每年都有增加,逮捕了盗匪的头领并诛杀他们。军队南下云南,确山县正在南下军队经过的大道上,负责供应车马粮饷,吴琠都在事前筹办妥当而没有扰乱百姓。康熙十三年,因为政绩优异被任命为吏部主事,历任郎中。经多次升迁做到通政司右参议。刑部尚书魏象枢多次称赞他贤能。康熙二十年,被破格提拔为右通政,经多次升迁至左副都御史。
康熙二十八年,被任命为兵部侍郎,不久,又被任命为湖广巡抚。湖北自平息兵乱后,奸诈狡猾之人都指认自己的仇人为乱党,株连无数无辜的人,吴琠全都不予追究,而且还要惩处那些胡乱告发别人的人,人心非常安定。陕西发生饥荒,流亡的百姓就到湖广地区要饭吃,吴琠下令让有关部门分头救济他们,救活了很多人。康熙三十一年,朝廷下诏用荆州的兵船运送漕米十万石到襄阳救济灾荒,吴琠上书建议:“兵船沿长江到汉口装上大米,再沿江西进到达襄阳,路程有二千余里。如果让原先运送漕米船乘着夏天的大水顺长江赶赴襄阳,路程才有七百馀里,就应该按方便来办事。”奏章呈给皇上,皇上大加赞赏。没多久,吴琠的母去世,他还在丧期,就被任命为湖广总督,但允许他丧期结束再赴任。按照惯例,当地的土司拜见州县的官吏不敢施对等的礼节,后来州县的官吏稍微放宽了要求。吴琠上任以后,不再给他们赏赐礼物,要求拜见长官的礼节一律遵循旧有规定,有违反要求的,通告四方,再没有胆大违犯的。
康熙三十五年,召回朝廷被任命为左都御史。三十六年,主管会试。皇上北征回来,看看迎接皇驾的诸位大臣,赞扬吴琠及河道总督张鹏翮做官廉洁,马上提拔吴琠为刑部尚书,提拔鹏翮为左都御史。三十七年,被任命为保和殿大学士,兼管刑部。吴琠熟悉各种旧有的规章制度,参与决策许多国家事务,没有不恰当的。和皇上奏对竭尽忠诚,皇上常常称赞他。他所推荐的官员多数都成为国家的贤能官吏。
康熙三十九年,又一次主管会试考试,皇上亲自书写了“风度端凝”四字榜文赏赐给他。不久,上书请求辞职回家休养,朝廷没有同意。皇上曾经临摹米芾的书法作品并把它赐给吴琠,在后面写了:“吴琠性情宽厚平和,严格要求自己,清正廉洁。先任封疆大吏,军民都得到他的恩惠。对于国家大事,能够在朝廷上当面争论,最后总能得到正确的结果。我非常看重他知道做大臣本分。”康熙四十四年去世,谥号“文端”。翰林院撰写了祭文,皇上认为没有能够写尽吴琠的优点,下令修改重写。吏部上奏大学士缺少人员,皇上因为吴琠的丧期还未结束,就暂时缺员没有任命别人,说:“是我于心不忍啊。”
吴琠任职之处都实行惠政,两湖地区及确山县都建祠堂祭祀他。当初,沁州地区接连发生饥荒,吴琠籴米赈济他们,救活无数百姓。有关部门讨论让沁州增加上交的粮食一千三百石,吴琠尽力争论以为不可,这事才算结束。百姓感激他,立祠来祭祀。雍正年间,把他列入贤良祠祭祀。

参考文献:http://www.yuwen123.com/Article/UploadFiles/200703/20070314163821956.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