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留学知识库

问题: 求杜甫与余懃的交游史料!

谁有唐代工部员外郎杜甫与工部尚书兼御使大夫余懃的交游的史料吗?如能提供一些,非常感谢

解答:

和“诗仙”李白类似,“诗圣”杜甫青年时代也曾有过一段“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据史料,从唐玄宗开元十九年(731年)起的十几年间,杜甫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这段经历使杜甫接触到神州大地众多的文化古迹和壮丽山河,结交了不少造诣深厚的良师益友,为他日后诗歌的创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据《南塘余氏宗谱》载,天宝年间,杜甫曾来余干探望曾经在朝庭任工部尚书、御使大夫的余懃,并一同游览观赏当地的美丽田园风光。

据同治十一年本《余干县志》,余懃,字南涧,大慈南乡(今余干古埠南塘村)人,中宗神龙年间进士。但余懃的出生地应该不是在余干。余懃(681-753年),从小天资聪颖,学习刻苦。传说他在深夜读书时为了防止打瞌睡,常以牧童的独脚凳作坐具。每当睡意袭来,独脚凳失去平衡,把他摔醒,便继续发愤读书。功夫不负有心人,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一说是神龙二年)余懃考中进士,次年,余懃任饶州右教练使,寻访山水时来到余干大慈乡南塘一带,发现此地层峦曲水,修竹茂林,风景优美,便决定在此定居。后余懃历任节度使、左厢兵马使、持节刺史、工部尚书兼御使大夫,最后勋封上柱国(正二品)。余懃居官期间,清正廉明,体恤民情,为百姓办了不少实事,深受百姓的敬仰。

天宝间,杜甫居洛阳,其间曾与秘书监李令问、驸马郑潜曜和时任御使大夫的余懃等有过交往。余懃比杜甫大31岁,是杜甫的前辈师长。余懃当时虽然身居要职,但他欣赏杜甫的文采,尤其对杜甫《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等诗句大为叹赏,两人一见如故。惜乎此时余懃年数已高。天宝四年(745年),余懃年迈不仕,以玄宗所赐安车轻骑,遍游天下,后回到余干南塘。南塘附近田园风光美不胜收,当时有所谓“八景”,分别为:前溪夜月,掩映双桥,东岭朝曦,南山横瑟,北陂部鼓,梵阁鸣钟,高石悬岩,洞门鸟噪。余懃曾写下《咏南塘八景》一诗:
南塘胜地古今称,古樟乔枝耸翠青。
 铁岭朝云云淡淡,金山夜月月明明。
 鸡笼精舍回光影,龙窟香泉水吐清。
 黄畈农歌时作息,青岗伐木斧丁丁。

当年,杜甫三十四岁,再游齐﹑鲁。后南下,特来南塘探望师友余懃。功高身退、乐于奖掖晚辈的余懃和杜甫这位忘年交一同兴致勃勃地饱览了当地美丽的田园风光。他们晨观东方铁岭之朝曦,午闻北陂黄畈之农歌,晚赏金山前溪之夜月,卧听梵阁庙宇之钟声。他们或在高石悬岩间攀登,或在双桥上徜徉漫步,或在参天的古樟下论诗。十年前,杜甫曾自吴越游历归东都,举进士,不第,心情不免有些低落;余懃则以古贤者读书报国故事勉励杜甫。余懃和杜甫在余干南塘的交游为后人留下了一段文坛佳话。

参考文献:http://www.zigui.org/article.php?id=242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