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我想写一篇2000字左右的关于政治学的报告
我想写一篇2000字左右的关于政治学的报告,主要是政治学入门。关于政治的意思与本质,国家,政治与人民,政治斗争的原因,政治的社会基础等提出自己的观点。希望大家能帮帮忙。谢谢,提供资料的网站也可以。不过最好能有一篇报告,我给30分。
解答:
论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及其
对我国政治学研究的方法论意义
一、 对政治学的研究对象认识的三个发展阶段
政治学是研究特定的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学术界对政治学的研究对象的认识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认为政治学就是国家学。从政治学的历史渊源来看,政治学是从国家的研究当中产生的。政治学的创始人亚里士多德所写的《 政治学》研究的中心问题就是国家。这本书中所使用的“ 政治”一词,来源于希腊语,意指城邦,即城市。在这本书里,亚里士多德研究了国家的一般理论,如国家的性质、国家的起源、国家的目的等;也研究了国家的具体制度问题,如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等;还研究了治理国家的原则、国家兴亡盛衰的道理,以及国家权力的划分等。西方传统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始终是围绕着国家问题而展开的。将政治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国家的观点存在不足之处。第一,它重视了国家政治法律制度的形式,而忽视了实际政治运行过程和状态;第二,它重视了国家政府机构而忽视了隐藏在国家机构后面的文化因素;第三,它只看到国家政治现象而无视非国家政治现象,使政治学的研究对象过于狭窄。例如,在某些非洲部落社会,不存在任何政府机构,或存在很有限的政府机构,那么部落权威的形成过程以及部落重大决定的形成过程算不算政治活动呢?对这些部落的有关活动进行研究,是否就超出了政治学的研究范围呢?又例如,有些学者认为随着社会发展,在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政党等组织中存在权力之争,这些权力之争同政权或政府职位并没有直接联系,
这些问题也应该属于政治学研究的范围。
第二阶段提出政治学即权力学的观点。理由之一是权力是隐藏在国家政权后面的因素,看清权力才能真正认清国家;理由之二,人类社会在国家出现之前,在现阶段非国家层次的许多方面,在将来国家消灭之后,都有政治存在,这种政治就是人们相互之间的权力关系。所谓的权力关系,是指一个人或一个团体,强制性去支配或制约其他人或团体的现象。个人与
个人之间,团体与团体之间,团体与个人之间,凡存在权力关系,便是政治现象之所在,也就是政治学要研究的对象。德国学者马克斯•韦伯认为:“ 政治意指力求分享权力或力求影响权力的分配。”。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也认为:“ 政治学是一门经验的学科,研究权力的形成和分享。学者们认为政治现象要研究国家,但不只是限于国家活动,而广泛存在于各种权力关系之中。因此,政治学应当被界定为研究一切权力现象的科学。把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归结为权力,也有其缺陷。它的最主要缺陷在于使政治学的研究范围过于宽泛。正如英国学者罗素所说:“ 社会科学的基本概念是权力。”如果把一切权力现象都作为政治学的研究对象,那么就把政治学的研究等同于社会科学研究了。事实上,除了政治权力之外,还有经济
权力,如基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企业主对雇员的支配关系;精神权力,如基于宗教信仰的宗教布道者对信徒的支配关系;知识权力,如基于对疾病认识上的医生对病人的支配关系。政治学不必要也不可能对所有这些权力关系都进行研究。第三阶段认为政治学应该是政策学。20世纪 50年代以来,在美国风行一时的政治观就是将政治视为围绕政府决策而进行的各种社会活动。例如:“ 政治是指选择公务员和促进政策的活动”、“ 政治即政府制定政策的过程”等等。当时美国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的“ 权威性价值分配说” 最有影响力。他在《 政治体系》一书中指出,政治是“ 为社会做出和执行权威性分配( 具有约束力的决策)的行为或相互交往。”后来他又进一步将政治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 与社会所进行的价值的权威性分配有关的那种社会交往。”
伊斯顿力图摒弃关于国家、权力的传统政治学研究对象和旧的价值观念,提出一种最广泛、最一般,可以对整个人类政治生活过程进行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这就是政治系统论,它可以适用于任何时代,任何国家。为了进行“ 价值的权威性分配”,伊斯顿提出了一个新的政治系统的理论。他说:“ 所有那几类涉及制定和执行行政政策的活动,即政策的制订过程,构成政治体系。政治学的总目标必须是了解政治体系所起的作用。伊斯顿的政治系统论及分析方法确实为政治学的研究开辟了更为广阔的领域和新的研究手段,为政治学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将价值的权威性分配及其有关因素与过程作为政治学研究的对象,不仅扩大了政治学的研究范围,而且以政策作为政治学研究对象,将政治学聚焦于各种实际政策层面,密切了政治学研究与社会实际政治生活之间的关系。但不少学者认为,政策对象论带有浓厚的保守色彩,因为它囿于既定的政治制度,既存的政治体制来探讨政策问题,忽视了政治制度的改革以及政治体制的更新。
上述三种有关政治学研究对象的观点各有利弊,反映了学术界对这一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政治学的研究既不能漫无边界,也不能固步自封,而是应该与时俱进。绝对肯定某一种观点而完全否定其它观点并不明智,也无必要,弄清有关这一问题的发展过程的主要作用在于我们今天能更好地开展政治学理论的研究。
二、有关政治学研究对象的讨论对我国政治学研究方法的启示、
1、基于政治学研究中心是国家政权,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和政治分析的基本方法。第一,经济分析法。“ 政治是经济集中表现……政治同经济相比不能不占首位。不肯定这一点,就是忘记了马克思主义起码的常识。”这就是说,从政治归根到底是经济的反映,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政治生活这一基本观点出发,认识和分析政治现象的规律。第二,阶级分析法。马克思恩格斯在《 共产党宣言》中指出:“ 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列宁也说过:“ 政治就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阶级分析法要求我们考察阶级社会中的任何政治现象时,都应找出所体现的阶级关系,从本质上深刻揭示政治现象的阶级本质。第三,历史研究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研究法要求我们从政治现象的产生、发展和演变的角度来进行研究,探讨政治活动和政治关系发展的规律,并预测政治现象的发展趋势。
2、基于政治学研究的变化,要对政治现象的研究采取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方法。从大的方面看,随着时代的发展,必须从“ 国家的政治”走向“ 社会的政治”。“ 一方面,是实现阶级政治向非阶级政治的要求过渡;另一方面,是社会化政治过 程。”所谓“ 社会化的政治过程,即由表面凌驾于社会之上的 政治权力,在处理同全体人民群众的关系上,从思想到制度, 做到真正使政治权力的行使始终有效地置于社会全体成员的监督之下,经由量的积累到质变过程,最后回归社会之中。”这种社会现实说明在社会主义社会,对政治学的研究不能只 拘泥于阶级分析方法,而应采取多种社会分析方法,如利益团 体分析法、社会职业分析法、社会地域分析法等等。从小的方面看,在分析政治制度时,不能仅限于静态的规范化的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而且也包括动态的政治运行机制。例如,既要研究我国党政之间的关系规范,又要研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权力在党政机关之间的运行流程。
3、基于政治学研究对象为政治系统,可以采取结构功能 法。政治结构功能分析方法,主要是试图通过分析政治组织结 构和功能来揭示政治系统运转的规律性。政治结构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之间的关系,中央政府同地方政府 之间的关系,政党之间的关系等等。政治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利益表达、利益整合、政治沟通、法规制定、法规执行等。政治结构与功能分析方法有助于我们把复杂的政治组织分解为职能单一的政治结构,更好地理解各种政治现象之间以及政治现象与非政治现象之间的复杂关系。
4、基于对政治学研究对象的认识不断深化,应将规范方法与科学方法有机结合。尽管政治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但它和自然科学有相似性。因为它们都以揭示客观世界( 包括自 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领域)运动、发展的规律为目标。就这个意义而言,借鉴西方行为主义的一些研究方法和工具,在一定范围内对政治现象作尽可能准确的量化研究是必要的,它有利于深入探求政治活动的变化和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性,反映政治学本身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此,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
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应用当代科学方法论和数学、统计学、经济学等学科行之有效的定量分析方法及计算机技术,开展经验研究,以便及时捕捉政治现象的变化和发展,准确、深刻地反映政治规律,进而把它上升到一定政治学理论高度,这不失为发展和繁荣我国政治学理论的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
版权及免责声明
1、欢迎转载本网原创文章,转载敬请注明出处:侨谊留学(www.goesnet.org);
2、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3、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