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留学知识库

问题: 高中历史疑难请求帮助!

导与练历史14---9
汉代开始实行的制度,到后来已经与初衷相悖较大的有:
1, 郡县制
2, 封国制
3, 察举制
4, 刺史制度
标淮答案是:2,封国制,4,刺史制度。我想问一下为什么是封国制,而不是察举制?

解答:

汉初的制度并不单一.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同时又存在封国制.而封国制又分为王国和侯国两级.王国只是名义上受朝廷的管辖,其实就是一国家.侯国跟现在的县差不多,被封之侯享有租税,没有治理权力,受其所在郡的节制.
另:封国制存在的渊源是楚汗相争时刘邦为合力击败项羽而分封了7个异姓诸侯王,后来又予以铲除,但刘邦担心统治不稳,又封同姓子侄为王.
到汉武帝,颁布了"推恩令"和"附益法",有效限制了诸侯王的权力,分割了其封地,中央集权大大加强.最终出现封建大一统的局面.
所以与初衷不同。

汉朝的察举制
(1)为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统治的需要,汉朝发展了选举人才的选官制度。这套制度包括察举、皇帝征召等内容。
(2)察举制是两汉选用官吏最主要的途径之一,它是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东汉时,察举制注重孝廉一科,察举主要根据人才在地方上的声望,称为乡举里选。随着地方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门第族望成为选举的主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