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以为”的意思只是“认为”吗?
在多数中国词典里,“以为”这一词的解释是“认为”。我想了想,觉得“以为”这个词不是在所有情况都能用“认为”替代的。
看一看能够相互替代的句子:
1.1) 这部电影我以为很有教育意义。
1.2) 这部电影我认为很有教育意义。
以上两个句子意思没差。
再看一看不能够相互替代的句子:
2.1) 我以为她不会生气,结果她因此事和我翻脸。
2.2) 我认为她不会生气,结果她因此事和我翻脸。
以上两个句子意思稍微有差。这里所用的“以为”不单单是“认为”那么简单。这个“以为”应该是“错误的认为”。
我想请问对语言学有认识的朋友们帮我解答一下,为何中国的词典里不收录第二个意思呢?是不是在中国大陆里,没有第二个意思?我来自新加坡。在新加坡的华语当中,“以为”只能代表“错误认为”,所以一般的“认为”,我们就用“认为”,不会用“以为”来替代。
对语言学不了解的朋友,我在此谢绝你们的答复。感谢大家!
解答:
新加坡的现代的霍元甲先生:您好。您问:“以为”的意思只是“认为”吗?您还说:在多数中国词典里,“以为”这一词的解释是“认为”。我想了想,觉得“以为”这个词不是在所有情况都能用“认为”替代的。
您在问题中举出的例句都是现代汉语的,所以我在此不和您探讨古汉语中“以”和“为”这两个词。
“认为”和“以为”在现代汉语中都是动词,都含有对人或事物作出判断,表示自己的看法或态度的意思,有时可以互换。
它们的区别在于:
①词义和色彩不同。“认为”是指对某一事物经过思考、分析后的理解、认识和主张,表示肯定的看法和判断,所以较郑重,语气较肯定。“以为”多指一般的猜想、估计或推断,也可以表示自己的主张、见解,所以较随便,语气不大肯定。
②适用对象不完全相同。“认为”的对象可以是重大的事物,也可以是一般事物,“以为”的对象多是一般事物。
③施动者不完全相同。“认为”的施动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组织或某种会议形式等。“以为”的施动者一般是个人或某些人。
④词语搭配和构词能力不同。“以为”常跟“原”“本”组合,常构成“自以为是”、“不以为然”、“信以为真”等词语,“认为”则不能。
【误】你不要认为沙漠里都是荒无人烟的地方,沙漠里也有绿洲呢!(表示猜想、推断,不宜用“认为”,可改成“以为”)
您还说:在多数中国词典里,“以为”这一词的解释是“认为”。
是这样的,汉语词典的词的释义方法有六种,其中之一就是“用同义近义词语。”这其中就有“用一个词来解释另一个词”。用“认为”解释“以为”就是其中之一。
但请您注意:同义近义词并非“等义词”,同义近义词之间是有区别的,有时是不能彼此替换的。
至于您说的2.1) 我以为她不会生气,结果她因此事和我翻脸。2.2)我认为她不会生气,结果她因此事和我翻脸。
2.2)是病句,“认为”用在这里是错的,因为此句属于一般的猜想、估计或推断,只能用“以为”,所以这句话在现代汉语中是不规范的。
您说的“错误认为”中的“错误”这个意思不是从“以为”的词义中得出的,而是从这个复句的句意中推断出来的。这是一个转折复句,“我以为她不会生气,结果她因此事和我翻脸。”判断第一分句“以为”是错误的根据不是“以为”的词义本身,而是第二分句所说的结果。如果把这句话改为“我错误的以为(认为)她不会生气,结果她因此事和我翻脸。”这个转折复句就不成立了。
拙见而已,仅供参考。
参考文献:《新编现代汉语多功能词典》、高等教育《现代汉语》
版权及免责声明
1、欢迎转载本网原创文章,转载敬请注明出处:侨谊留学(www.goesnet.org);
2、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3、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