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留学知识库

问题: 失误导致高考信心不足咱办?

我女儿平时成绩很不错,2003年高中毕业是重点班前几名,从实力上看,完全可以上重点大学,但结果只上了二本,加之志愿填写不好,结果只取了个三本,她不甘心,复读了,复读时平时月考成绩都很理想,但2004年参加考高时,数学考试出现了严重失误,只得了30分,比平量少了近100分.结果又只上了二本线,加之因志愿填写问题,结果没有被大学录取,又再一次参加了复读,在2005年高考临近时,她信心严重不足,老是担心又失败,整天紧张,烦躁不安,请各位帮我出出主意,作为家长我该如何办呀?

解答:

您的孩子就是明显的高考焦虑,其实这种症状完全是心理上的原因,并非她自己真的不行,而是两次的失败给了她很大的压力,就此您可以让您的女儿按以下的方法多多减压:
您女儿要做的:
一 基本的减负减压

1.逐步减少复习内容,以解题方法和识记性内容的强化为主;

2.做题要以中等题为主,不要做高难题,注意揣摩其出题思路;

3.每天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文、理科交替复习;

4.调节好生物钟,晚上学习时间不宜太晚,尽量控制在11时左右;

5.每天适当活动,如打球、跑步、听音乐等,有利于调节情绪;

6.家长不要紧张,因为紧张会传染给孩子。

二 减压实践

 1、以平常心对待高考。无论在考前和考中都以平常心对待高考,这样心情自然稳定。

 2、不要把考试焦虑看得太重。考生在考试前和考试中都会出现考试焦虑现象,有些紧张、不安、着急。这对考生来讲是难免的。考生存在中等程度焦虑与严重程度焦虑对考生的发挥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轻度考试焦虑在某种意义上还会促进考生发挥自己的潜力。

 3、积极的自我想象。积极的自我想象能唤起人的良好情绪。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在进入考场的时候可运用积极的自我想象,焕发与强化自己良好的情绪,防止消极情绪的产生。考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和过去自己成功的经验选择自我想象的内容。

  4、深呼吸法。深呼吸是调整情绪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要经常训练深呼吸的操作方法,在使用时才会得心应手。闭目坐在椅子上,缓慢有节奏地吸气,停几秒钟后,再缓慢有节奏地呼气。应做到吸气轻而长,呼气自然去。

  5、放松训练法。考生坐在椅子上,全身放松,两脚与肩同宽,眼睛微闭。心中默念:头部松,面部松,颈部松,前胸松,后背松,腹部松,腰部松,前大腿松,后大腿松,前小腿松,后小腿松,脚背松,脚掌松。如此,按照顺序反复默念,可使身体得到放松,精神上也得到放松。

  同时,家长也要以平常心来面对高考,不要在家里总是谈论高考,要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有些家长对孩子要求过高,不停地督促孩子学习,施加压力,使得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容易和家长发生矛盾。因此家长不要过多地干涉考生的行为,而要让他们自己安排复习和休息时间。

三 另外的可行的减压方法

 1饮食减压法。有的食物有直接减轻人的心理压力的作用,如一些含维生素C的食品。考生可多吃诸如草莓、洋葱头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品。

 2运动减压法。科学安排生活,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有机结合有助于减轻压力,及时消除疲劳。如在星期日,家长可与孩子适当运动,考生也可在学习间隙伸伸腰、踢踢腿等。

  3转移减压法。有意识地转移注意力,如参加各种体育活动、放学后泡泡热水澡,学习间隙与家人、朋友聊天,或在空旷的地方大喊宣泄压抑的情绪。

4环境减压法。学校的学习氛围已经够压抑和紧张的,家长在言行上不要再向孩子施加努力学习考大学的心理压力,要为孩子安排好饮食,积极与孩子沟通,多鼓励孩子。

5睡眠减压法。充足的睡眠是保证考生精力充沛、心理宽舒与平衡的前提,多时段的休息是调节过度紧张的有效方法。

 6过渡减压法。从现在起,考生就应该慢慢减小学习强度,减少学习时间,采取过渡调节方式。
四 状元家长经验之谈

经验一:言辞适度“冷淡”后勤尽心保障

  考前家长应该尽量避免给孩子施加压力,不要过多地叮嘱孩子,尽量让孩子完成自己的准备工作,避免过分地照顾孩子,从言辞上要适度地“冷淡”孩子,从后勤保障上有意识地再帮孩子检查一下。经验二:考前带孩子逛公园看风景

  考前这几天,最好带着孩子去公园里走一走,爬爬山,玩玩水,赏赏花,看看草。一为放松心态,二为让孩子对即将来临的考试有正确的态度,无论失败成功与否,让他明白不在一时之举,彻底放松心态。经验三:家中复习环境与考场环境一致

  考虑到有些考点没有安装空调,因此孩子在家复习这几天,天气再热他们都不开空调,保持与考场一致的环境。这样孩子在考场考试的环境与平时复习环境一致,才不会因适应不了考场环境而发挥失常。经验四:考前不定分数考中不谈成绩

  每年高考的题目难易程度不同,因此每年学生考试的成绩总会出现浮动。家长不要以去年考试成绩给自己的孩子定目标。考试期间,不要考完一门就急着跟孩子谈结果,只要一谈,就有可能造成孩子坏的联想而情绪波动,因为孩子总有没有答对的题目。告诉孩子只要尽力就可以了,至于结果如何,不要想那么多。经验五:家长不必送孩子进考场

  孩子都是懂事的孩子,他们都希望考上理想的大学。一位状元这样说:“我不希望他们像别的父母那样,在太阳地里天天站着,那样我会不安心答题。”其家长说:“我们就没有到现场,该怎么上班怎么上班。”事实证明这样的效果非常好。经验六:告诉孩子高考只是普通测试

  我们的经验就是告诉孩子,高考对于他就像做了一次普通测验。学习也一样,关键是平时把功夫下到了。
五 家长平时要注意的

对于家长,应该做到这样几个方面:不要主动对考生作过多的关心,跟他说太多的话,如果考生有交流欲望的时候,家长应该多听、少说,心里默默地把考生的问题记下来,如果发现他有什么问题的时候,可以及时找相关的专家给他作指导。我特别要告诫家长的是,家长的喋喋不休,生怕怠慢了孩子的想法是不正确的,对考生也是不利的,一句真诚的鼓励比什么都重要。

家长在考前和考生之间的关系,首先要保持平常和孩子相处的习惯,因为考生已经非常紧张,家长最多就是把孩子的吃、用准备好,和孩子的交流要保持轻松、幽默,甚至说一些笑话,要学会调节愉快的气氛,孩子的思维就能活跃起来,孩子会感觉到进入高考非常有信心,保持这种和谐、愉快的家庭气氛反而会有利于高考。

家长要切忌自己给孩子提供指导和建议,其实95%的家长都是不具备这种能力的。另外,家长要有这样的平和心态,把高考看成一次期末考试,能有这样的心态就是一个成功的家长。

最成功的家长还是要让孩子感觉能进行一定的情绪上的宣泄,因为孩子在大考前肯定有一定的紧张和对失败的恐惧,如果家长对他保持一定的信任,抱着对他的失败也能接纳的态度,这样孩子会从中减压,这比营养等等都重要。

六 家长八大忌语
临考前,考生最不希望家长对他们说什么?记者这两天走访一些高三考生,从他们的心声中发现了值得家长警醒和注意的八大忌语。

  忌语一:

  “你一定要考上某某大学!”

  一些家长在高考前, 预先给孩子制定了理想的大学目标。这个目标可能会成为考生复习的精神动力,但也有可能成为压在他心里的大山。

  忌语二:

  “你一定要在班里考上第几名!”

  一些家长特别是成绩优秀的考生家长,总希望孩子能挣前十名、前五名、甚至前三名,有时为了一个名次之差而责怪孩子,给孩子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忌语三:

  “12年的学习,关键就在这次考试,你一定要好好把握!”

  从小学到高三,每一个考生都经历了10多年的学习,家长把高考视作检验这10多年学习成果的惟一标准。实际上,条条大道通罗马,成人高考、自学考试、自费出国……上大学也不是非要挤普通高考这根“独木桥”。

  忌语四:

  “这次考不好不要紧,明年可以复读。”

  很多家长以为这是在给孩子减压,帮助他们放宽心。但记者发现,大部分考生对这句话非常反感,认为家长在高考之前就对他们失去了信心。

  

  忌语五:

  “什么事都不要你做,你只要好好复习就行了。”

  父母往往认为,为了支持孩子高考,他们可以为孩子做任何事。在记者采访中,不少考生不洗衣服、不做任何的家务,甚至有些家长连孩子梳头都要包办。如此细心的呵护,无形中也给孩子增加了压力。

  

  忌语六:

  “好好复习,高考时来个超常发挥!”

  每一个家长都应对自己孩子的实力有一个正确估计,千万不要给予不切实际的高期望值,这样无形中给孩子增加了压力,到时候别说超常发挥,很有可能连正常发挥都做不到。

  忌语七:

  “去年谁家的某某考上了某某大学,你像他一样就好了。”

  家长说这样的话时,口气中往往会带了羡慕之情,不少考生对此的理解是“我不如他,所以父母把他当作我的目标”,自信心大受打击。

  忌语八:

  “你们班某某同学这次模拟考考了多少分?”

  在记者采访中,考生很反感家长拿自己和别人作比较。
以上这些对于缓解心理焦虑和减轻心理压力还是很有帮助的,希望您的女儿能够摆脱困扰,对自己有信心,迎接今年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