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找典故或谚语
“ 一只鹰抓了一只羊,被一只乌鸦看到了,乌鸦想学鹰抓羊,由于能力不够,结果被牧羊人抓到了。”
能不能帮忙找一下与乌鸦那种行为有关的典故或者名言谚语等 我需要写一篇作文
解答:
提供几个意思相近的成语典故,供参考:
自不量力 【 zì bù liàng lì 】 解释: 量:估量。自己不估量自己的能力。指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力量。
出处: 《战国策·齐策三》:“荆甚固,而薛亦不量其力。”
例子: 就说我们殿试都是侥幸名列上等,并非真才实学,何敢~,妄自谈文。(《镜花缘》第八十七回)
-------------------------------------------
东施效颦 【 dōng shī xiào pín 】 解释: 效:仿效;颦:皱眉头。比喻胡乱模仿,效果极坏。
出处: 《庄子·天运》:“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絜妻子而去之走。”
例子: 若真也葬花,可谓“~”了,不但不为新奇,而且更是可厌。(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回)
------------------------------------------
蚂蚁缘槐 【 mǎ yǐ yuán huái 】 解释: 缘:沿,顺着。蚂蚁沿着槐树上下爬。比喻自以为了不起。
出处: 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载:一个名叫淳于棼的人梦见自己当了大槐安国的南柯太守,一时好不威风。醒来方知是一场大梦,所谓大槐安国不过是老槐树下的蚂蚁窝。
例子: ~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
------------------------------------------
邯郸学步 【 hán dān xué bù 】 解释: 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学步:学习走路。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出处: 《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例子: 写作文不能照搬例文,那样会像~一样,是写不出好文章来的。
------------------------------------------
飞蛾扑火 【 fēi é pū huǒ 】 解释: 飞蛾扑到火上,比喻自取灭亡。
出处: 《梁书·到溉传》:“如飞蛾之赴火,岂焚身之可吝。”
例子: 他今日自来投到,岂不是~,自讨死吃的。
---------------------------------------------
偷鸡不成蚀把米【 tōu jī bù chéng shí bǎ mǐ 】解释:蚀:损失。比喻本想得利占便宜,结果反倒吃了亏。
出处:《风雷》一部五三章:“俺这个人,一生无才,也无大志。但是有一条,~,这种傻事,俺是不干的。”
例子:“我看这事儿不妥,千万别~。”
版权及免责声明
1、欢迎转载本网原创文章,转载敬请注明出处:侨谊留学(www.goesnet.org);
2、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3、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