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诸葛亮为什么不攻荆州
“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并矣”(《华阳国志·蜀志》。)
诸葛亮为什么不攻荆州
解答:
“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并矣”这句话是在当时形势下提出的,当时,秦国的根据地是富饶的关中,当时面临的强敌主要是赵、齐、楚。
赵、齐被函谷关阻挡,而楚国占据的汉中处于秦国的南边。随时都可能与东方诸侯合纵,从南边夹攻秦国。
秦国要统一天下,必须过楚国这道关。而楚国是当时诸侯中土地最大的。
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前318年),秦惠王接受司马错的建议,遣张仪、司马错等人率兵伐蜀,取得胜利,旋即又灭巴、苴两国。这样秦国占据了富饶的天府之国,有了巩固的大后方,为秦国的经济发展和军事战争,提供了有利条件。
秦惠文王更元十二年(前313年)秦惠王破坏了齐、楚结成联盟,秦惠文王更元十三年(前312年)秦兵大败楚军于丹阳(今豫西南丹水之北),虏楚将屈丐等70多人,攻占了楚的汉中,取地600里,置汉中郡(今陕西汉中东)。这样秦国的巴蜀与汉中连成一片,既排除了楚国对秦国本土的威胁,也使秦国的疆土更加扩大,国力更加强盛。同时秦国也可以顺江东下,进攻楚国。
三国时期,魏、蜀、吴中魏国最强,吴国次之,蜀国最弱。只有吴蜀联合才能与魏对抗。
若诸葛亮攻荆州,必然与吴国发生冲突,即使攻下了荆州,也要立即面对魏国,这时魏国虎视眈眈于前,吴国恼羞成怒于后,从蜀地来支援也不容易,最终结果也还是会被魏吴吃掉。
如果蜀与吴多年征战,实力一定会受到影响,而无力对抗魏国。若魏国一旦明白这是灭了一国的好机会时,一定会加入战团,灭了蜀或者吴。(吴蜀夷陵之战前,曹丕不听谋士的意见,丧失了最佳的统一天下的机会)
荆州留给东吴,东吴不得不和魏国正面对抗,后来双方为此战略要地征战多次。
而诸葛亮可以专心致志从汉中向魏国进攻。
版权及免责声明
1、欢迎转载本网原创文章,转载敬请注明出处:侨谊留学(www.goesnet.org);
2、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3、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