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留学知识库

问题: 老师优先,谢谢回答!来啊!

怎样做应用题?(数学)

解答:

关于列方程解应用题,教师与学生一般认为是初中数学中的难点,因为它要求学生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加上应用题类型多,变化大,更使学生学习有较大的难度。)其实,尽管列方程解应用题变化大,但还是有共同规律的。下面介绍它的共同规律,目的在于所有应用题变难为易。我们不妨把列方程解应用题归纳为五个步骤,现分析如下:
第一步:分析题意。这是解应用题的关键步骤。分析题意包括弄清有哪些已知量和未知量,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有哪些等量关系。对于每个应用题的量一般都有三个基本量去考虑。如行程问题的基本量是:溶液量、溶质量、百分比浓度;工程问题的三个基本量是:工作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等等。而等量关系则分为两类,即基本等量关系及条件等量关系。
基本等量关系指三个基本量之间的固有等量关系,如:路程=速度*时间;溶质量=溶液量*百分比浓度;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等等。
而条件等量关系是指同一个基本量之间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等量关系,如路程与路程之间,时间与时间之间,速度与速度之间的等量关系。
等量关系有两个用处:列代数式、列方程。
但在具体应用上基本等量关系与条件等量关系是有区别的,从以下分析我们看到基本等量关系能反复应用,而条件等量关系只能用一次,即用于列代数式后就不能再用于列方程,若用于列方程就不能用于列代数式,否则所得方程将是一个恒等式。在具体做法上我们可以把未知量与等量关系一一列举出来。然后利用等量关系把代数式依次列出,最后用余下的条件等量关系或基本等量关系列方程。
第二步:设未知数,列代数式。用x(y)表示其中一个恰当的未知量(以便于列其它的未知量的代数式为标准),然后用等量关系,用x(y)的代数式依次表示其它未知量。(易列者为先)。
第三步:用列代数式中余下的等量关系列方程(组)。一般用条件等量关系列方程,但若列代数式时,条件等量关系全部用完,则尚可用基本等量关系列方程。
第四步:解方程(组)。
第五步:检验并写出答案。检验包括两个内容:是否适合方程,是否符合题意。(如时间必须是正数,零件数必须是整数等)。
为了统一起见,我们把找未知量与列代数式放在同一个表格中,表格中的第一列为未知量,第二列为表示未知量的代数式,第三列为列代数式的次序,表示思维先后,第四列为依据,即注明所用等量关系的代号,以便看清等量关系是否已用过。这样,当代数式全部列完后,就会发现还有哪些等量关系未用过,列方程也就水到渠成,随手可得了。


认识三个基本量与二类等量关系的区别了吗?实践下去会认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