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古文中 "同"和"通"的区别
有时候是"已"同"矣" 也有时候是"已"通什么什么的
那里同与通有什么区别
解答:
爱炎:你好。你问:古文中 "同"和"通"的区别
你问的问题是学习文言文时必然碰到的“多义字”问题中的一种现象。
我把《漢語大字典·凡例》的有关条目打出来,你一看就明白了。
⒔多义字一般按照本义、引申义、通假义的顺序排列。
⒕异体关系在异体字下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用“同谋”、“后作某”、“也做某”表示。通假义项用“通谋”表示。后起的同音代替字用“用同谋”表示。如:
以“通已”,已“同以”。
“而”代词。通“尔”汝,表示第二人称。
“而”通“如”、如同、好像。
权威的正规的工具书的“通谋”、“同谋”一般就是这样用的。
还要说明一点,“通假字”是单向的,不是双向的。例如:“衡”通“横”,如“外连衡而斗诸侯”(《过秦论》)。担不能“横”通“衡”,也就是说不能彼此通。
参考文献:《現代漢語大字典》《辭源》
版权及免责声明
1、欢迎转载本网原创文章,转载敬请注明出处:侨谊留学(www.goesnet.org);
2、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3、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