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留学知识库

问题: 比兴手法?

请问比兴是一种修辞手法还是论证方法?
什么叫比兴?

解答:

青之于兰:你好。你问:什么叫比兴

就是用“比”或“兴”引起下文。如以“树梢树枝树根根”比“亲山亲水有亲人”,以“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比“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

比,就是比喻,古时把比喻叫做“比”或“譬”。

兴:又叫“起兴”。用在诗篇或章节的开头,先说其他事物以引起所要表达的内容。是我国诗歌,特别是从《诗经》以来的民歌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
有的起兴有比喻意味,但表现得比较隐晦。如:“地头上沙柳绿榛榛,王贵是个好后生。”“山丹丹开花红姣姣,香香人才长得好。”(李季《王贵与李香香》)有比喻意味的起兴,也叫做“引喻”。
有的起兴,创造诗的一种意境或渲染气氛或设置情景,并无比喻的意味。如:“蓝格英英的天上遮乌云,哥有心看妹听说妹妹嫁了人。”(李季《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太阳落山红艳艳,香香担水上井畔。”(李季《王贵与李香香》)
有的起兴只是为了押韵,为了起势的需要,跟诗的内容没有多大的关系。如:“山顶开了迎春花,家家舂粑粑。山腰开了白露花,寨寨烤新茶。山脚开了樱桃花,酒香飘千家。”(佤族民歌《山顶开了迎春花》)

这种方法当然也可以用在议论文的写作上。

参考文献:《汉语语法修辞词典》《世界汉语教学百科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