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高等数学课程如何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
高等数学课程如何
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
从理论上简述或具体实例均可.谢谢!
解答:
什么是“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表达情感、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实验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与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能根据自己对当时问题、情感、任务的理解,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设想与方案,从而解决问题。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分类
1、成果驱动
这是老师们用得最多的一种方法,也是最直接有效的。它是通过展示优秀或完整的作品,使学生对有关软件、技能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再加上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就能出色地吸引并指导学生向更广阔的领域迈进。例如:在讲解Word中的自选图形时,展示了一组用自选图形绘制的作品,结果一下子产生了“轰动效应”,他们踊跃地表达着自己的感受:“真好看!”、“这是自选图形里的吗?”、“怎么做?” ,这时我将作品中的各个元素分解,其实全是基本图形,学生一下子觉得不神秘了,而且表示:“我可以画这”,“我可以画那”……然后大家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始了大胆的创作,效果甚好。
2、情感驱动
此类任务驱动的出发点主要以某种情景感染学生,让其在心理上对某些事情、问题产生共识,自愿用不同的形式来组织手中的信息资源,用以表达心理及思想。比如:经常组织学生就某种社会现象如:做文明小公民、申奥、UFO的联想等开展小报、网页、电脑绘画展示等活动。这些都是从他们的情感角度出发,来驱使其自主探索、学习的。
3、生活驱动
信息技术课程内容本身就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此类任务驱动的出发点也正是集中在了这里,它围绕生活所需技能进行目标驱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比如:进行网页浏览、电子邮件收发、图片处理等的教学。此类任务驱使目标较为单一,但很实用。
4、本能驱动
此类驱动形势最为基础,它是以学生的本能为驱使出发点的,抓住他们爱玩、好奇心强的特点,从一些娱乐(小游戏、动画、智力竞赛等)方面入手的驱使手段。比如:在教学生文字输入时,有一款帮助熟悉键盘的软件——金山打字通,运用一些游戏的方式,促进学生更好地练习输入技能。还有Windows自带的扫雷、纸牌游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使用鼠标。这种驱动适合一些枯燥的技能训练。
在众多的任务驱动方法中,它们并不孤立,有时还相互共存、紧密相连,只有正确认识到了不同的驱动元素,才能根据学生心理特点自由选择并组合,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版权及免责声明
1、欢迎转载本网原创文章,转载敬请注明出处:侨谊留学(www.goesnet.org);
2、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3、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