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谁有历史经典小知识点和错题?
解答:
一,世界三大宗教地理分布:
基督教(天主教、基督教和东正教)主要分布在欧洲大部、非洲大部、美洲大部、亚洲一部分,可以说范围和影响都很大。
伊斯兰教主要分部在阿拉伯半岛,北非中亚和南亚地区,范围不大。
佛教是在分部在东亚的中国日本朝韩国及东南亚泰国等一些国家,范围最小。
二,邪教与宗教区别
邪教,是人类社会的常见现象之一,古今中外,都可看见它们的身影,听见它们在社会上引起的反响。尤其是近二三十年来,随着世界性宗教热的出现,邪教再度趋于活跃。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有:美国的大卫教(创立于1934年)和人民圣殿教(创立于1955年),瑞士、加拿大、法国等国的太阳圣殿教(创立于1984年),希腊、英国的黑魔教(时间不详),俄罗斯、乌克兰等国的大白兄弟会(创立于1990年),日本的奥姆真理教(创立于1987年),中国的被立教(创立于1987年)。邪教的猖狂活动,不仅在宗教界引起混乱,而且酿成严重的社会危害。邪教问题,作为一个亟待治理的社会问题,摆在许多国家的政府和人民面前。只有从理论上正确区分邪教与正统宗教,才能在实践中做到打击邪教,保护合法宗教,彻底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最大限度地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保持社会的团结和稳定。
1999年10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组织和利用邪教组织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当前我国的邪教组织进行了界定,指出,邪教组织是指冒用宗教、气功或者其他名义建立,神化首要分子,利用制造、散布迷信邪说等手段蛊惑、蒙骗他人,发展、控制成员,危害社会的非法组织。一方面,邪教由于或多或少吸收了一种或几种正统宗教的某些成份,所以在教义、仪式等方面与正统宗教有相似之处,常打着后者的旗号活动,有相当大的迷惑性;另一方面,由于邪教是正统宗教的极端主义的异端教派,所以,又与正统宗教以及一般的异端教派(比如部分“新兴宗教”等)有着质的区别。这种区别,已超出了宗教领域内教派分歧的范围,在相当程度上成了一个社会问题。
宗教是一种社会行为,它包括指导思想(宗教信仰),组织(宗教组织,如教会,宗侣),行动(宗教组织内的活动,如祭祀,礼仪),文化(宗教建筑,宗教绘画,宗教音乐)等等方面的内容。一种成功的宗教能够为广大民众所接受,并且对某一时代人类的社会发展形成较大的影响。
宗教是一种对社群所认知的主宰的崇拜和文化风俗的教化,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多数宗教是对超自然力量、宇宙创造者和控制者的相信或尊敬,它给人以灵魂并延续至死后的信仰体系。对宗教进行研究的学科是宗教学。
三,西周实行的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周王自称(天子),王位由(嫡长子)继承。
四,华佗没被称“医圣”主要是因为他的医学典籍几乎没有流传下来,而张仲景却有《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张仲景是中医临床医学的奠基人,为了纪念张仲景对医学的贡献,后世尊其为“医圣”。他所撰写的《伤寒杂病论》及其辩证论治思想,在今天的临床实践方面依然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所以说,张仲景对后世的贡献更大,被后世尊为“医圣”也就理所当然了。
以下是他们的简介:
华佗约(141~208)和长沙太守张仲景(150--219),
五,1.炎黄部落联盟与一个以蚩尤为首的东方战于(涿鹿)之野,蚩尤被打败这后,中原的部落就推举(黄帝)为部落联盟首领。
2.商朝定都于(毫)(今河南郑州。)
3.司母戍方鼎的用途是(祭祀)。
4.圣城麦加现在位于(沙特阿拉伯)国家。
5.“古兰”一词在阿拉伯语中的意思是“(诵念或阅读 )”。
6.被后人尊称为“医圣”的东汉后期著名医学家是(张仲景)。
7.隋运河全长(四五千里)。
8.山西大同的(云岗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都是我国古代雕塑中石窟艺术宝库。
作者: 塞外的风1224 2007-2-14 13:51 回复此发言
--------------------------------------------------------------------------------
2 历史小知识(寒假作业有可能用得到)
9.东晋时期画家箍恺之的画迹流传至今的有(《洛神赋图》和《女史箴图》)。
10.明成祖是(朱棣)(人名)
11,宋元时期对外贸易的主要出口商品是什么(瓷器 ,茶叶)
12,中国历史上三大瓷都:江西景德镇,山东淄博,河北唐山
13,进士分为三等:一甲三人,分别称为状元、榜眼和探花;二、三甲若 干人,第一名都叫传胪。
所谓「三元及第」就是指一连考了解元、会元、状元三个第一名
六,2.“丝绸之路”的开辟有何历史意义?
答:“丝绸之路”的开辟,实现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打开了中国与西方国家交往的大门,“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七,1,南华经 道教
2,金刚般若经 佛教
3,舍玛祷文 犹太教
八,市舶是指外国来华船舶。市舶使设于唐代,市舶司设于两宋,其主要职能都是管理对外贸易。但市舶使与市舶司有一定的区别。市舶使是官职名,是我国最早设置的专管海外贸易的官职,市舶司是官衙名,是我国最早设置的专管海外贸易的机构。
其对宋元的影响有:
1. 拓展了中外贸易.
-与宋代有贸易的国家最少有五十多个.
-中国商人出海经商的,亦有二十多个,最远的更抵达非洲东岸.
2.促成都市的繁荣.
-如杨州,杭州,泉州,广州等地,都出现空前的繁荣景象.
-广州不仅是当时全国第一大港,而且成为世界大港.
3. 增加国家的收入.
-据日人桑原鹭藏考证,高宗绍兴二十九年,政府岁入四千万缗,而市舶司所入竟达二百万缗,占总岁收二十分一.
4.促进文化交流.
-罗盘,活版印刷技术及火药,传入阿拉伯后,再辗转传到欧洲.
-阿拉伯的音乐,科学,天文,宗教甚至舞蹈等西方文化,也传到中国
5.促使胡人华化.
-唐代以来在广州设置「蕃坊」,供胡商居住,胡人留居日久,渐渐华化.
-胡人李彦升指出「华夷虽有国别之分,却无学术政治上之分」.
6.使海外移民增加.
-部分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的人民,移居到今马来西亚,印尼等地方.
-田能德(E. Tennent) 之《锡兰史》亦谓公元1266年(宋咸淳二年)的锡兰军队中已有中国人从军.
九,花中“四君子”:
梅:凌寒怒放,有傲骨.
兰:空谷幽香,淡泊.
竹:中空外直,正直谦虚.
菊:经霜不谢,坚韧.
十,成语大全:
1 “入木三分”这则成语的意思是笔力深入木板三分。形容书法笔力强劲,也比喻见解、议论十分深刻、恰切。
这个成语来源于唐.张怀瑶《书断》,晋帝祭北郊,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王羲之字逸少,晋朝时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他是我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书法家,因为他曾经做过右军将军,所以后人又称他为王右军。
王羲之的书法,可以称得上冠绝古今,他的字秀丽中透着苍劲,柔和中带着刚强,后代的许多书法家,没有一个能比得上他的。所以,学习书法的人很多都以他的字作范本。现今在他留下来的书帖中最著名的有《兰亭集序》、《黄庭经》等。
王羲之的字写得这样好,固然与他的天资有关系,但最重要的还是由于他的刻苦练习。他为了把字练好,无论休息还是走路、心里总是想着字体的结构,揣摹着字的架子和气势,而且不停地用手指头在衣襟上划着。所以时间久了,连身上的衣服也划破了。
他曾经在池塘边练习写字,每次写完,就在池塘里洗涤笔砚。时间一久,整个池塘的水都变黑了。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他在练习书法上所下功夫之深了。
据说他很爱鹅,平时常常望着在河里戏水的鹅发呆,后来竟然从鹅的动作中领悟出运笔的原理,而对他的书法技艺大有助益。
有一次,他到一个道观去玩,看到一群鹅非常可爱,便要求道士卖给他。观里的道士早就钦慕他的书法,便请他写部《黄庭经》作为交换。王羲之实在太喜欢那些鹅了,便同意了。于是王羲之给观里写了部《黄庭经》,道士便把那些鹅都送给了他。
还有一次,当时的皇帝要到北郊去祭祀,让王羲之把祝辞写在一块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雕刻的工人在雕刻时非常惊奇,王羲之写的字,笔力竟然渗入木头三分多。他赞叹地说:“右军将军的字,真是入木三分呀!”
2 顾恺之——渐入佳境
出处:出自《晋书·顾恺之传》:“恺之每食甘遮,恒自尾至本,人或怪之。云:‘渐入佳境。’”
释义:原指甘蔗下端比上端甜,从上到下,越吃越甜。后比喻境况逐渐好转或兴趣逐渐浓厚。
典故:《晋书》记载,东晋晋陵无锡人顾恺之(约346-407年),字长康,小字虎头。顾恺之学问渊博,很有才气,曾经给桓温、殷仲堪等人做过参军之类的官。他尤其擅长绘画,当时的名家如谢安等人都非常器重他。顾恺之性格怪异,与常人不同,人们都称他有三绝,即才绝、画绝、痴绝,表现了浪漫才子的豪放不羁。
传说他喜欢吃甘蔗,但是与常人不一样,嚼食甘蔗时,与一般人先吃主干后吃末稍不一样,总是自末稍吃到主干再往下直至根部。有人对他的这种吃甘蔗法感到很好奇,他则回答说:“渐入佳境。”
顾恺之懂得先苦后甜
3 悬梁刺股
这个成语由两个故事组成。“悬梁”的故事见于《太平御览》卷三六三引《汉书》。汉朝人孙敬,字文宝,非常好学,从早到晚地读书。有时疲倦了,想睡觉,就用一根绳子系住头发,另一头拴在房梁上拉直。这时候如果再打瞌睡,就会被绳子拉醒。“刺股”的故事见于《战国策·卷三秦一》,是说苏秦读书欲睡就拿锥子扎大腿的事。该故事已见“引锥刺股”条,此不详述。后人将这两个故事合成“悬梁刺股”一句成语,用以激励人发愤读书学习。
版权及免责声明
1、欢迎转载本网原创文章,转载敬请注明出处:侨谊留学(www.goesnet.org);
2、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3、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