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初三语文题。(古文,捕蛇者说)
<捕蛇者说>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即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1.蒋氏捕蛇12年,“几死者数已”,他不以为“病”,反以为“幸”,表面上是庆幸,却蕴涵着凄苦之情,乡村中十室九空,亦可谓百无聊赖,然而蒋氏自陈心曲的一大段话是一种____________的情调,惟其不伤,_________________.
2"余闻而愈悲"一句在文章结构中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引用孔子话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解答:
1.蒋氏捕蛇12年,“几死者数已”,他不以为“病”,反以为“幸”,表面上是庆幸,却蕴涵着凄苦之情,乡村中十室九空,亦可谓百无聊赖,然而蒋氏自陈心曲的一大段话是一种 庆幸或者说是欣慰 的情调,惟其不伤,才更显其悲.
2"余闻而愈悲"一句在文章结构中有何作用?
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3引用孔子话的作用是 作为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版权及免责声明
1、欢迎转载本网原创文章,转载敬请注明出处:侨谊留学(www.goesnet.org);
2、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3、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