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什么是震荡反应?
据说在定量分析中可以放大反应物的量,振荡反应的概念是什么,有什么优势?
解答:
化学震荡反应
一般的化学反应,反应物和产物的浓度单调地发生变化,最终达到不随时间变化的平衡状态。然而在某些反应体系中,有些组分的浓度会忽高忽低,呈现周期性变化,这种现象称为化学震荡。例如H2O2-HIO3-Mn2+—CH2(COOH)2(丙二酸)反应体系即为一例。先配制[A]、[B]、[C]三种溶液:
[A]──400ml 30%H2O2溶液加水稀释至1L
[B]──(42.8gKIO3 + 40ml 2mol·L-1H2SO4)加水稀释至1L
[C]──(15.6g丙二酸 + 3.38gMnSO4·H2O + O.3g淀粉)加水稀释至1L
把[A]、[B]、[C]在搅拌下等体积混合,溶液颜色呈现“无色→蓝黑色→无色→蓝黑色→……”的周期性变化,亦即反应体系在两种情况之间震荡。如果能不断加入反应物和不断排出产物(即保持体系远离平衡态),其震荡将持续下去,反之震荡周期将逐渐变长,直至溶液维持蓝黑色。
此化学震荡的主要反应为:
5H2O2 + 2HIO3 I2 + 5O2↑+ 6H2O
(试分析H2O2与HIO3反应,H2O2为什么不作氧化剂? )
I2的形成积集到一定浓度会使淀粉变蓝,而过量的H2O2又会氧化I2:
5H2O2 + I2 ─→ 2HIO3 + 4H2O
使淀粉溶液褪色。HIO3的形成积集到一定浓度又引发与H2O2新一轮反应的发生。所以净反应为:
2H2O2 ─→ O2↑+ 2H2O
其间丙二酸的作用是可与I2反应产生少量I-:
I2 + CH2(COOH)2 ─→ ICH(COOH)2 + H+ + I-
I2 + ICH(COOH)2 ─→ I2C(COOH)2 + H+ + I-
I-对H2O2与HIO3的反应有阻化作用,过量的I-则被IO3-氧化:
5I- + IO3- + 6H+ ─→ 3I2 + 3H2O
另外,一些振荡反应还在反应容器中不同部位出现溶液浓度不均匀的空间有序结构,展现出同心圆形或旋转螺旋状的卷曲花纹波。无序怎么会自发走向有序? 1969年比利时化学家Prigogine经过近20年的研究,提出了耗散结构理论,全面、深入地揭示了化学震荡现象的本质。
版权及免责声明
1、欢迎转载本网原创文章,转载敬请注明出处:侨谊留学(www.goesnet.org);
2、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3、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