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留学知识库

问题: 长江三角洲的成因主要是:

解答:

长江三角洲的成因主要是:流水的堆积作用
  传统意义的长江三角洲北起通扬运河,南抵杭州湾,西至南京,东到海滨,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以及邻近海域。面积约为九万九千六百平方公里,人口约7500万,是一片坦荡的大平原。这里岸线平直,海水黄浑,有一条宽约几千米到几十千米的潮间带浅滩。 这个都市群汇集了产业、金融、贸易、教育、科技、文化等雄厚的实力,对于带动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连接国内外市场,吸引海外投资,推动产业与技术转移,参与国际竞争与区域重组具有重要作用。
  地理上意义的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泛指镇江、扬州以东长江泥沙积成的冲积平原,位于江苏省东南部、上海市及浙江省杭嘉湖地区。长江三角洲顶点在仪征市真州镇附近,以扬州、江都、泰州、姜堰、海安、栟茶一线为其北界,镇江、宁镇山脉、茅山东麓、天目山北麓至杭州湾北岸一线为西界和南界,东止黄海和东海。
  按照国务院2008年关于进一步发展长三角的指导意见,正式确定将长三角扩大到两省一市,即江苏浙江全省,上海市。这个战略性规划兼顾了区域平衡和互补,将苏北和浙西南纳入长三角范围,在土地、资源、人才等层次上明显提升了长三角的实力和发展潜力,长三角占中国经济总量也由不足1/5提升到接近1/4,尤其是苏北和浙西南将成为最具增长潜力的地区,对拉动整个地区经济增长、促进长三角核心地区产业配置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形成】
  三角洲基底为扬子准地台的一部分,喜马拉雅构造运动中断沉降。第四纪新构造运动中,地壳和海平面频繁升降,最后一次大海侵结束后,长江携带的泥沙不断沉积,开始在江口发育三角洲。
  由于科氏力的作用,主江流不断右偏,使江口沙群依次并入北岸。红桥期、黄桥期、金沙期、海门期、北沙期等形成的沙坝、沙洲群,形成今天长江北岸的邗江、泰兴、靖江、如皋、南通、海门、启东诸县地。现在江口附近的崇明、长兴、横沙等沙岛,也将按此规律并入北岸。江口沙咀也同步延伸。
  北岸沙咀延伸为今三角洲北界,地面高程6~8米。
  南岸沙咀经江阴、太仓、外冈、马桥一线向东延伸,地面高程4.5~6米左右,与钱塘江北岸相连后达杭州湾。沙咀内侧的浅水海湾被淤封成为古太湖的前身。此后浅水海湾不断淤浅,逐渐演变为湖荡罗布、河道交错的低平原。南岸沙咀外侧滨海地区不断淤积成滨海平原。
  三角洲上散布着一系列海拔100~300米的残丘,大部由泥盆系砂岩和石炭、二迭系灰岩构成,少数由燕山期花岗岩和粗面岩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