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留学知识库

问题: 本科毕业论文

有关剪纸的毕业论文,谁能帮帮我?给我些建议和指导,谢谢。

解答:

从20世纪80年代初.我就萌生建立“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学”的想法,得到了良师滕
凤谦先生的鼓励,希望我把这想法变成现实。滕先生是当代中国杰出的学者型民间剪纸艺
术大师.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具有很深的造诣.可以说.在当代中国剪纸界,还无人能与
他相比。他在去世前几日.用颤抖的手给我写了封遗信,再次鼓励我为建立”中国民间剪
纸艺术学“不懈努力。当我读到这封信时,又接到其子滕迎年先生告知他父亲去世的噩耗.
我悲痛万分,彻夜难眠.决心不辜负滕老先生的期望。
1985年.我发起成立了中国剪纸研究会,后改为中国民间剪纸研究会.创办了“中华
剪纸函授中心”和《剪纸报二》,发现、培养了大批民间剪纸艺人。1 992年,我将解放后四
十年来有关我国民间剪纸艺术评述与研究的主要文章54篇集结成册,书名《中国民间剪纸
艺术研究》,由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出版。艾青、钟敬文、古元等先生题了词.张紫展先生
撰写了序。此书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本专门研究民间剪纸的文集。出版后,在海内外产生
了较大的影响。
自1 992年至今.又过去了25年,文集中的作者近半已故世.我也步入耄耋之年。25
年来.由于各种原因,我国民间剪纸艺术学运动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出现了”既繁荣,又
混乱”的局面。繁荣的一面是:剪纸组织纷纷成立;剪纸展览不断举办;剪纸书籍大量出
版;剪纸市场处处可见。混乱的一面是:假冒专家混迹其中;伪劣剪纸到处泛滥:欺诈骗
钱时有发生;剽窃侵权不断见到;奇谈怪论经常听闻;良莠好坏辨别不清。举例来说.有
的人原本是商人或官员.既无剪纸理论,又不会创作.根本不懂民间剪纸.居然自封为”专
家学者”、”剪纸大师”.还去“指导”别人.参加评奖授级;有的人为了赚钱,不管你艺
术水平高低.只要你出钱.我就给你出书.封个“剪纸大师”、”剪纸艺术家“。结果是垃圾

书成堆,“大师…艺术家”泛滥贬值;有的人借办“剪纸博览会”名义.收取民间剪纸艺
人高额摊位费,致使承诺不兑现,造成民间剪纸艺人“造反”,媒体曝光,产生恶劣影响;
有的人竟剽窃别人作品.甚至将别人作品署上自己姓名盖上自己私章.赠送国内外有关领
导或高价销售,骗取名利;有的人根本不懂民间剪纸理论,居然高谈怪论:“剪纸就是要绘
画化…“我搞剪纸就是为了赚钱”;有的人学风浮躁,急功近利,在编著书中用现代人眼光
去给传统民间剪纸标题释意,错误百出,以讹传讹,贻害读者。如此等等.不一类举。而
制造混乱者往往也打着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旗号,掩盖其欺骗性。这些混乱现象
已造成了很坏影响,致使中国剪纸界出现“外行评内行”、”初学剪纸者竟被评成剪纸大师”、
”不会剪纸者被评为金奖、传承人.研究员”的笑话。而真正有本事的民间剪纸高手却被排
斥在外.中国真正的民间剪纸艺术得不到传扬。这种不正常不合理的现象挫伤了许多民间
剪纸作者的积极性,也导致许多中外民众不认识中国真正的民间剪纸价值。
之所以产生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学”体系还未形成,理
论队伍还很薄弱。诚如张紫晨先生在《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研究》序言中所说:“民间剪纸艺
术理论的建立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办成的事情,需要长期的努力,需要扩大研究队伍,更
需要多方面的积累与创造。”为此.近年来我们连续开展“国际剪纸艺术展”和”国际剪纸
高级论坛”,想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发现、培养民间剪纸艺术新的人才,壮大理论研究队伍
和创作实践队伍,继往开来,正本清源,拨乱反正.扭转当前我国剪纸界不良倾向.使我
国民间剪纸艺术学运动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
现在,令我高兴的是我国的民间剪纸研究队伍和创作队伍日益壮大。不仅有一批健在的
老专家学者和老剪纸艺术家.还涌现了大批有才华的中青年专家学者和剪纸艺术家。尤其是
我们高校中一批年青教师和研究生、本科生已逐渐成长起来,他们以综合的传统文化素质从
不同角度涉及民间剪纸的研究和创作.写出了一定水平的论文,创作了令人满意的佳作。而
村镇中大批有文化的新一代农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文化部门干部.在继承传统剪纸的基
础上努力创新,出现了许多高水平的作品,而且一些人也注重了理论的学习和研究,朝着学
者型剪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