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留学知识库

问题: 历史问题

为什么19世纪的德意志帝国不能说“有大量的封建残余”

解答:

19世纪的德意志帝国是容克(原指无骑士称号的贵族子弟,后泛指普鲁士贵族和大地主)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进入19世纪后,德意志各地的资本主义逐步发展。1815年起,德意志人民要求实现国家统一的斗争不断高涨。1848年,德意志各地爆发三月革命,但遭到镇压。俾斯麦(Otto von Bismarck)出任普鲁士首相后,以统一为名限制自由,调和君权与资产阶级间的矛盾,利用普鲁士的经济优势,于1864年击败丹麦,1866年击败奥地利(见普奥战争),成立北德意志同盟。1870~1871年在普法战争中击败法国,兼并南德诸邦。1871年1月18日 ,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的凡尔赛宫加冕为德意志帝国皇帝,俾斯麦任宰相,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最终实现德意志的统一。

在经济上,德意志帝国的成立,扫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例如70年代,帝国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法案,如银行法、统一货币法、专利权法、统一关税法、统一度量衡法等。

在内外政策上,德意志帝国前期,内外政策的实际制订者是俾斯麦。其对内政策的出发点是维护普鲁士和容克的特权,照顾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由此可见,19世纪的德意志帝国就不能再说“有大量的封建残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