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三道物理题
1、在一次地震中,震中附近居民先感觉到上下颠簸,过来10s又开始左右摇晃。已知纵波的传播速度是5km/s,横波的传播速度是3km/s,该地距震源的距离是( )A 30km B 50km C 75km D 150km
此题若是先左右摇晃在上下颠簸,则可以算出是C,而此时刚好相反如何算?
2、眼睛在a处看到鱼在水中的b处。若从a处射出一束激光欲照到鱼身上,则激光应对哪一方向射出?答案是b处,我认为是无法确定,因为激光的折射率不知道,为什么不对?
3、行星绕恒星做椭圆轨道运动,恒星为其一个焦点,在某点的线速度怎么算,是直接用GM/此点距恒星中心的距离再开根号吗,如果是这样算,在此点变轨加速后仍做过这点的椭圆,速度又怎么变大了,与上述矛盾。
下面再看一道题:“嫦娥一号”卫星在椭圆轨道的近地点P处(距地面600km),将发动机短时点火,实施变轨,变轨后卫星进入远地点约37万km的椭圆轨道,直奔月球。则卫星在近地点变轨后的运行速度( )
A 小于7.9km/s B 大于7.9km/s,小于11.2km/s ……怎么选,为什么
解答:
1,别忘了地震的震源是在地下深处,不是在地表。地之深处传来的纵波正是使房子上下震动的;横波使左右摇摆。
2,根据光的可逆原理,即光在传播过程中的光路,反过来入射,光会按原路线传播。这里,他忽略了激光和普通光,不同频率对同一对媒质的折射率的微小差别。况且题中情景,距离很小,这种忽略完全合乎常理。
3,“行星绕恒星做椭圆轨道运动,恒星为其一个焦点,在某点的线速度怎么算,是直接用GM/此点距恒星中心的距离再开根号吗,”
如果是圆形轨道就是这样计算:由F=GMm/rr=mvv/r 得v=(GM/r)^1/2。
但是,如果在某点加速,变轨,则卫星在该点动能增加,造成后来势能逐渐增加,动能减小;直到到达某一点的高度,并且该处的环绕速度又正好等于卫星在该处时的速度,即出现远地点。这时,轨道时椭圆的。
我选B,因600km对地球半径4800km,可近似认为环绕速度一样,就是第一宇宙速度,B中11.2为第二宇宙速度,小于它,不会逃逸出地球引力范围。
版权及免责声明
1、欢迎转载本网原创文章,转载敬请注明出处:侨谊留学(www.goesnet.org);
2、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3、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