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留学知识库

问题: "激"字古文含义还当什么讲?

解答:

激[jī]

1.水流因受阻而腾涌、飞溅。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二》:“其水並峻激奔暴,魚鼈所不能游,行者常苦之。” 宋 苏轼 《中隐堂诗》:“鑿石清泉激,開門野鶴飛。” 鲁迅 《呐喊·社戏》:“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 赵庄 前进了。”参见“ 激揚 ”。
2.阻挡水流。《孟子·告子上》:“今夫水搏而躍之,可使過顙;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汉书·沟洫志》:“ 河 從 河内 北至 黎陽 爲石隄,激使東抵 東郡 平剛 。” 颜师古 注:“激者,聚石於隄旁衝要之處,所以激去其水也。” 宋 苏轼 《禹之所以通水之法》:“河水湍悍,雖亦其性,然非堤防激而作之,其勢不至如此。”后因称挡水之石为激。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沔水三》:“ 沔水 北岸數里,有大石激,名曰 五女激 。”
3.急疾;猛烈。《史记·游侠列传序》:“比如順風而呼,聲非加疾,其埶激也。” 晋 郭璞 《江赋》:“衝 巫峽 以迅激,躋 江津 而起漲。” 毛泽东 《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词:“四海翻騰雲水怒,五洲震蕩風雷激。”
4.吹刮。 汉 赵壹 《刺世疾邪赋》:“ 河 清不可俟,人命不可延。順風激靡草,富貴者稱賢。” 唐 孟郊 《长安道》诗:“胡風激 秦 樹,賤子風中泣。”
5.冲击;射击;撞击。 汉 司马相如 《?狭指场罚骸坝|穹石,激堆埼,沸乎暴怒,洶湧澎湃。”《後汉书·张宗传》:“又轉攻諸營保,爲流矢所激,皆幾至於死。” 南朝 宋 刘敬叔 《异苑》卷九:“明日,果有客如所占,而射雞作食,箭從樹間激中數歲女子,手流血,驚怖。” 宋 江休复 《江邻幾杂志》:“ 高敏之 以鍾乳飼牛,飲其乳。後患血痢卒。或以爲冷熱相激所致。” 清 黄遵宪 《纪事》诗:“笑激屋瓦飛,怒轟庭柱裂。”参见“ 激濁揚清 ”。
6.激发;激励。《战国策·燕策一》:“ 蘇代 欲以激 燕王 以厚任 子之 也。”《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论》:“然二子不困戹,惡能激乎?” 晋 张协 《咏史》:“清風激萬代,名與天壤俱。” 宋 曾巩 《幽谷晚饮》诗:“一時聳傳觀,千載激柔懦。” 峻青 《党员登记表》:“她是一个久经苦难的人,悲痛在她的身上,激起的已经不是眼泪,而是长久的沉默。”
7.偏激。谓言论、行动等超越一定限度。《荀子·不苟》:“辯而不争,察而不激。”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事一》:“ 欽之 至清而不耀,至直而不激,至勇而能温,此爲難耳。” 蒋光慈 《我要回到上海去》:“听说上海大学被洋兵占了去,听说我的学生被称为过激。”
8.感慨,感触。《汉书·高五王传赞》:“以海内初定,子弟少,激 秦 孤立亡藩輔,故大封同姓,以填天下。” 颜师古 注:“激,感發也。” 清 林则徐 《请将烟犯财产充赏片》:“激于義憤,固無其人;挾仇邀功,亦不多見。”
9.愤怒。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圆驾》:“平章聽説女兒成了箇色精,一發惱激。”参见“ 激昂 ”。
10.抑制。《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