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贝雕的意义
我是课外说动,写材料
解答:
贝壳的种类很多,是大自然鬼斧神工之作,色彩和纹理也很美丽,有的还是很妙的反光体。贝雕就是选用这些有色贝壳,巧用其天然色泽和纹理、形状,经剪取、车磨、抛光、堆砌、粘贴等工序精心雕琢成平贴、半浮雕、镶嵌、立体等多种形式和规格的工艺品。贝雕巧妙的将人与海结合起来,贝雕是海的绮丽与传统文化智慧的结晶,具有贝壳的自然美、雕塑的技法美和国画的格调美。自古而来记载着人与海的故事,传达着人们对美好明天向往和期待。
贝壳远在五万年前山顶洞人时期,就被穿成串链作为装饰。5000~6000年前,我国沿海地区及其附近岛屿,生活着众多的原始人群,他们依靠海洋生活,他们居住的地方现在都堆积有大量的贝丘,贝丘中有蛤蜊、鲍鱼、海螺、长蛎、玉螺等20余种贝类化石,还有许多贝壳上有钻孔,显然曾经作为装饰品使用。1987年在河南濮阳西水坡发现的有关巫觋的墓葬,还发现有三组用蚌壳摆塑的动物形象。
商代到秦代,贝类中的一种,被打磨穿孔后,长期当作货币使用,这就是贝币。春秋战国时期,贝壳被普遍制成项链、臂饰、腰饰、服饰等,甚至还出现了马饰、车饰。春秋战国时期,鲁国的三成将士都用红线穿贝壳作坠饰,以壮军威。
秦汉时期,冶炼技术的提高和普及为贝壳的雕琢开辟了新途径。艺人们利用贝壳的色泽,将一种较平整的贝壳磨成薄片,再雕出简单的鸟兽纹图样,镶嵌在铜器、镜子、屏风和桌椅上作装饰,俗称“螺甸”,这种工艺目前不少地区仍然保留着。
宋、元前后,中国民间的螺钿镶嵌和贝贴等工艺已经十分流行。品种有各种人物、动物、花卉、挂屏等陈设品;各种文具、烟具、台灯等生活用品。色彩绚丽,形状奇异,自然美观。
解放后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各地贝雕工人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注意吸收牙雕、玉雕、木雕和国画等众家之长,结合螺钿镶嵌工艺特点,研究成功了浮雕形式的贝雕画和多种实用工艺品,从而揭开了贝雕工艺史崭新的一页,产品大量出口创汇,畅销国内外市场。
而今天,由于贝雕制作十分工艺复杂,培养一名贝雕工人又需要很长时间,年轻人普遍对这门传统手艺失去了兴趣。贝雕的手艺逐渐失传,致使人才青黄不接,许多贝雕厂纷纷破产,老艺人纷纷改行,贝雕这项工艺也陷入低迷。国家已经开始着手拯救包括贝雕在内的一批传统手工艺品,改善贝雕技艺的传承延续状况。
贝壳品种多样,大的象簸箕,小的象米粒,形态繁多,色彩各异,一个贝壳还可以磨出多层色彩。所以制作的工艺品,品种多,题材广。主要以花鸟、人物、山水、静物等为题材,珠光晶莹,古朴典雅,具有鲜明的装饰性和观赏性。品种有酒烟具,文具、台灯、发卡、瓶插、鱼缸、项链、首饰盒等实用工艺品,以及各种挂屏、座屏、屏风、圆雕等艺术欣赏品。把贝壳经过切割、拼接并粘贴,还可做成贝雕画。另外,贝雕可以开发为旅游纪念品,便于携带,深受游客钟爱。
版权及免责声明
1、欢迎转载本网原创文章,转载敬请注明出处:侨谊留学(www.goesnet.org);
2、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3、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