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留学知识库

问题: 请点评一篇歌词,包括修辞,易错字,字的读音,重点是修辞,最好是方文山的.

解答:

方文山歌词《菊花台》,现附上正版歌词:
你的泪光 柔弱中带伤 惨白的月弯弯 勾住过往
夜太漫长 凝结成了霜 是谁在阁楼上 冰冷的绝望
雨轻轻弹 朱红色的窗 我一生在纸上 被风吹乱
梦在远方 化成一缕香 随风飘散 你的模样

菊花残 满地伤 你的笑容已泛黄 花落人断肠 我心事 静静淌
北风乱 夜未央 你的影子剪不断 徒留我孤单 在湖面成双

花 已向晚 飘落了灿烂 凋谢的世道上 命运不堪
愁莫渡江 秋心拆两半 怕你上不了岸 一辈子摇晃
谁的江山 马蹄声狂乱 我一身的戎装 呼啸沧桑
天微微亮 你轻声地叹 一夜惆怅 如此委婉

菊花残 满地伤 你的笑容已泛黄 花落人断肠 我心事 静静淌
北风乱 夜未央 你的影子剪不断 徒留我孤单 在湖面成双


我认为方文山此类词,总是给人一种朦胧美,容易让人进入他的意境。但是,要去逐句的理解确实不容易的。哪怕是专业的大师也有各自不同的见解。下面就说说我自己的看法吧。
这首词的主题是讲闺中思妇与远方征战的将军彼此思念。在写作角度上作者用了客观描绘与主人公之间换位描绘的特殊方法,这一点,很少有人发现哦~
整个故事用了倒叙的手法,第一段是故事结局,是作者客观对画面的一个定格描写。
“你的泪光 柔弱中带伤 惨白的月弯弯 勾住过往
夜太漫长 凝结成了霜 是谁在阁楼上 冰冷的绝望 ”
佩服小方能使文字发挥出这样的功效,比看电影还要有感觉,有意境。这段是不难理解的,勾住过往——会议往事,冰冷,本用来形容月色,这里是用了通感的修辞,用的好。绝望二字,点明了这组镜头在整个故事情节中的位置。

“花 已向晚 飘落了灿烂 凋谢的世道上 命运不堪
愁莫渡江 秋心拆两半 怕你上不了岸 一辈子摇晃 ”
这一段是从思妇的角度写的。“花 已向晚 飘落了灿烂 凋谢的世道上 命运不堪”来渲染气氛(什么气氛,自己体会),烘托(暗示)远方将军征战的艰险。
“愁莫渡江 秋心拆两半 怕你上不了岸 一辈子摇晃”这一句是大家争相评论的热点,争议也大,其实,我觉得也不用考虑太深,通俗点解释就是:
你愁就莫要渡江啊,我要将那愁字拆做两半,因为我怕你因思念我而心里不安稳,不能够安心打仗啊。 这样解释最容易懂,也最准确,至于那些花里胡哨的看似深邃的解释完全是在卖弄。

"北风乱 夜未央 你的影子剪不断 徒留我孤单 在湖面成双"
央,尽也。说明,我是一夜未眠。你的影子剪不断,还是在思念你。徒留我孤单 在湖面成双,成双,用的太好了。只剩下我和倒影在湖面的影子,我是何等的孤单啊。
其它的都没必要解释了,只要明白了这首词的词眼是“思念”就都不难理解了。
希望我的回答会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