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语文:以下文章可以分为哪几段?各段请找一个主题句。谢谢。
最近几年,中国各级政府正在采取各种措施,试图解决就业问题,但政府出台的各项举措只能减轻就业问题,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因为中国的劳动力实在太多,但是中国各地产业结构调整进程很慢,各级地方政府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增加本地投资和增加本地GDP上,没有把主要精力和积极性,放置在增加就业岗位的事业上,推进本地的改革开放不是一两年可以完成的。即使新增劳动力能胜任所有新增工作岗位,每年仍有超过1000万新增劳动力不可能找到工作,况且并不是所有的新增劳动力都能胜任新增工作岗位。如果改革开放不到位,即使金融危机结束了,中国的就业问题在未来几十年仍然存在并且严峻。
理论上讲,提高就业率需要经济的发展。中国年GDP每增长1%,大约可安置新增长劳动力100万左右。“十五”时期平均就业弹性系数下降到0.11,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带动的实际就业增加量由“九五”时期的94万人减少到现在的80万人左右。这主要是随着技术进步和资本含量的提高,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这些产业内部客观上存在资本、技术对劳动力的挤压效应,对劳动力吸纳作用明显偏弱。一个IT或银行职员所占用的资金也许比100个1000个端盘子的服务员所占用的资金还要多。反之,投资少、技术含量低、就业容量大的建筑业、纺织业、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别是生产生活型服务业和中小企业,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不相匹配。当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深入发展的阶段,这既是一个就业吸纳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就业溢出过程。面对中国就业总量和结构矛盾巨大的现实国情,必须认真审视国家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式的选择。中国劳动力中,虽然有不少大学毕业生需要就业,但主要表现形式是文化低、技能低,这就决定了必须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既能促进经济增长,又能带动更多就业的道路,形成比较优势的发展。因此,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转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拉动向依靠第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改革开放、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制度创新、管理创新转变。
解答:
一个段落有一个明确的相对完整的中心意思,你选的是两个段落,理所当然有两层意思。一般来说,段落的起始句或者终结句就是该段落的主题。
第一段中的主题句就是第一句:政府出台的各项举措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后面说明原因。
第二段中的主题句也是第一句:提高就业率需要经济的发展。后面用数据说明经济发展对提高就业率的作用。
版权及免责声明
1、欢迎转载本网原创文章,转载敬请注明出处:侨谊留学(www.goesnet.org);
2、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3、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