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留学知识库

问题: 作业帮助。分为哪三段?谢谢。

最近几年中国的就业问题非常严重。每年有超过两千万新增劳动力进入就业市场,而每年就业市场只有大约1000万工作岗位。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工作岗位预计减少到900万,但新增劳动力达到2400万,包括611万高等院校应届毕业生,600万中等职业学校应届毕业生,约600万往年未就业的各类学校往届毕业生,约600万新增农民工。 [1]而且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多企业倒闭,停产或不断裁减员工,2008年已经有超过两千万农民工因为企业倒闭,停产或裁员而失去工作,数百万城市职工也因此失去工作。金融危机造成的就业岗位不断减少与新增劳动力不断增加的矛盾日益凸显,新增劳动力无法充分就业与已就业劳动力不断失业,使中国的就业问题愈发显得严峻。经过30年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中国技术人才密集,知识分子很多,大学毕业生就业非常困难,可以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企业和技术密集型企业。中国的产业结构不要停留在发展没有技术含量和没有知识含量的劳动密集型的代工企业里,不要停留在轻工业商品的加工制造业内,不要停留和不要满足在“九亿条裤子交换一架空中客车”的国际贸易之中。在中国大陆地区即使在中国大陆的西部地区,也应该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或技术密集型服务业。因为“从1999年扩招以来,中国高校毕业生的人数连创新高,2006年、2007年,毕业生人数分别达到413万和495万,” 2008年达到559万,2009年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611万人,毕业生规模比2008年增加52万人。国家发革委专家估计2009年应届大学生无业人数将上升到200万。[2]中国最近30年来,各级政府招商引资,主要依靠增加投资来促进GDP增长,这种方法值得改进了。2008年四万亿投资对就业的贡献日益减弱,出现了GDP增长无就业增长的局面。目前中国就业形势就是这样。[3]这是因为投资这种资本是经济要素,这是投资收益增量边际效用递减的原理。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增加资本投入,就业机会减少,出现了资本排挤工人的现象。投入增加,产出(包括就业岗位等)不一定增加。如果往庄稼地中,一个劲地增加肥料,最后肥料太多,把庄家都烧死了,连种子也收不回来,边际产量成了负的。这个例子就是农业经济学家杨格为证明这个原理而做的“杨格堆肥实验”。所以,投资增加,对就业岗位产出不一定增加。中国产能过剩,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国民的充分就业才是解决中国民生问题和缓解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根本。

解答:

不明白意思,请你具体,是问每段的意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