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两个字母
这两个字母什么意思" PK " 还有 “雷人”是什么意思。请教老师帮助。
解答:
什么是PK
PK,乃目前最流行的词汇之一,该词缘于网络游戏中的“Player Kill”,本为名词,后也可做动词,大约有挑战、搞掂、杀死、末位淘汰等多意,具体的意思要根据上下文来确定。这位“超女粉丝”对我的无知表示惊讶,她说,“你真该被PK了!"
根据她这句话的特定含义,我理解是自己该被“末位淘汰”了。
1.PK有两个“渊源”:一个是指网络游戏中的玩家之间彼此对打,源于英文Player Killing的缩写;另一个“渊源”是指足球里的罚点球,也就是penalty kick的缩写,引意为一对一单挑,只有一个人能赢。
PK这个词虽跳脱出游戏和足球的范畴不久,但很多的时尚事件很是演绎了PK理念一番,如火如荼的“超级女声”,更是把PK之精神注入千万人心中,《超级女声终极PK》专辑热卖就是明证。PK的衍生解释
术语是某一专门领域或学科中所使用的专门用语,语义上有严格的限定,要求精确和明晰,因而具有单一性的特点,适用范围因受领域或学科的限制往有局限性。但是由于表达的需要,我们经常将它们掷用于非专业语境,那么它们的语义就会发生变异,从而出现专外的新和新用法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可,那么此时专业词语就扩大了原有的使用范围,形成新义项。“PK”作为一个网络游戏的,开始一直“默默无闻”,经过《超级女声》强有力的“宣传”和“激活”,迅速突破其专业语境的限制,广泛运于非专业语境,在这个引申式泛化过程中,“PK”直接衍生出各种新意义,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含义:
一,对决、对打、对抗、单挑。正确的中文应该是决赛,例如:
这场PK,胜数将由懂得自我营销善于自我策划的一方取得,因为在PK台上,同样的姿色,人们总是被歌声更嘹亮的所吸引。(《生活新报》2005年9月5日)
二,击败、干掉、淘汰。例如: 可见,种种解释,也互相“PK”着。(《都市快报》)
三,打架、斗殴
四,泛指两件对等事物的比较,对比。目前有网页浏览器比较、媒体播放器比较、笑话比较、电子邮件客户端比较等*************雷人:2008年兴起的网络语,意思是出人意料且令人格外震惊。这个词语类似晴天霹雳的意思,但又与晴天霹雳不同。晴天霹雳多用于惊闻噩耗的时刻,而雷人则用于表达喜剧性的或无奈性的、尴尬性的场合,将个人感受描述为于无声处听惊雷的状态,极度夸张地表达了个人对喜剧、无奈、尴尬场合中行为和语言的感受。
雷人的本义是云层放电时击倒某人。其网络语言意义兴起于2008年,源出何地无可考证,一说出自浙江某地方言,也有文章称雷人一词是外来语[1]。
本条初解
现代词汇的一种新兴用法,即所谓的网络用语,从网络中兴起,目前已经在社会生活中较为广泛的应用,尤其在报纸,杂志等出版物上.形容某人的言谈或行为让人感到很无语,很无奈,很”冷”的效果,使人产生一种被惊吓到的状态,俗称被”雷”到了。
引申义
受惊吓,被吓到了,被震住了。是超流行网络语言。出处据说在江浙一带,特别是浙江东北部地区,发音lei dao是指听到别人的话很讶异很惊奇抑或难以理解,类似现代词汇“晕倒”、“无语”等等的意思。 由于打字习惯故而出现“雷到”这样的词汇,“雷到”其实当地本意是“瘫倒”、“翻倒”之意,语境用途比较广泛。
“摔倒”温州话就是 lei dao ,所以说“雷倒”这词就是温州这边的方言。
某些时候“雷”也可以解释成因为事物的某些属性而使看到的人产生无限热爱的一种情况,类似于“一萌必中”。
在现代的网络语言中,雷可以说成是惊吓,被吓到了。指看到某些文字,脑子里忽然轰的一声,感觉像被雷击过一样。被雷到或者看了雷文,简单讲就是踩到地雷的意思,就是你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误看了自己不喜欢的类型的文章,就会感觉不舒服。其中还以受惊吓得程度分轻伤,中伤,重伤。
闽南语“雷”即“整死”
“雷人”是什么意思呢?网络语言“雷”可以说成是惊吓,被吓到了。指看到某些文字,脑子里忽然“轰”的一声,感觉像被雷打到一样。当下,“雷”从名词变成动词。
那么“雷人”是如何起源的呢?网友“TTFF”在网上发帖称,要好好讨论讨论雷人的“雷”是否起源于闽南语。
同时举出了正反两方的观点,正方:不属于闽南语,其本意是某件事、某个人很让人受不了,就像被雷轰了一样,所以叫很“雷人”。反方:属于音译的闽南语,闽南语的雷是“搓”、“擦”、“揉”的意思。还举例说明,闽南语中形容某个野蛮女子将男人整死,就是用“雷”,例如:你那不知空,会乎依雷死(闽南语)——你若不知趣,会被她整死。
对于网友“TTFF”的说法,有一个网友表示“很有可能哦,老师曾说闽南语是汉语的活化石”,另一网友有些不屑一顾地表示“孟子闽南人,孔子也是”。但更多网友是不置可否。
版权及免责声明
1、欢迎转载本网原创文章,转载敬请注明出处:侨谊留学(www.goesnet.org);
2、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3、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