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留学知识库

问题: 古诗鉴赏问题

手法上面:

1.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区别是什么?

2.哪类诗句运用了以动衬静?


我现在对这方面很模糊

希望各位能真心帮我解答,而非百科上粘来的

最好结合实例说明

解答:

AndU:你好。你问:1.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区别是什么?
2.哪类诗句运用了以动衬静?

借景抒情和寓情于景有什么区别?

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有两种说法我都打给你看吧。
你知道表达方式有五个: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其中的抒情的方式又分为直接抒情、通过叙述抒情、通过议论抒情、通过描写抒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是通过描写抒情的重要方法。
一、情景交融。在任何文章中,都不应为写景而写景,写景是为了抒发感情,感情要附着在景物之中,也就是说,应该做到情不离景,景不离情,情与景水乳交融,不分“彼此”。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写景的文字,毛泽东《沁园春》中写景的文字等。
二、借景抒情。一般记叙文中的写景是文章的有机部分。通过写景,交待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节令、气氛。通过写景还要为表现人物性格和表达主题思想服务。如鲁迅的散文《雪》为什么要把江南的雪写得那么可爱,而对北国的雪写得那么可怕呢?如果联系1925年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心境就会知道,作者是在曲折含蓄的表现对北洋军阀反动统治的痛恨,对南国如火如荼革命的向往。

实际上“寓情于景,借景抒情”这两个很难也没有必要作严格的界定。我再给你介绍一种解释,你就明白了。

【借景抒情】就是借助于客观之景物抒发作者的情怀。是诗歌创作的一种方法,属间接抒情。如: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就是借景抒情的诗篇。作者在描绘景物之时,寄寓自己喜爱西湖的感情。由此诗之后,世亦称西湖为西子湖。以此法写诗,要注意作者的感情要“融情于景”,而后使之“情景交融”,不要为写景而写景。

这两种说法,你参考吧。


哪类诗句运用了以动衬静?

请看王维《鸟明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前两句以人闲、花落、夜静、山空的典型景物的勾画,以动显静,渲染诗人居处的宁静气氛,创造了一个万籁俱寂、山林空旷的幽静境界。作者以人的静默无声,衬托桂花飘落坠地之声,以动衬静更显真静,静到极点。
后二句概括地描写整个山林,以鸟鸣于空山深涧,极状其静态,在人闲花落,夜静山空的典型环境中,以两声山鸟的鸣啭,更显出春涧的幽静之美,这两句仅承前意,以月亮惊飞山鸟,山间传来几声鸟鸣,进一层渲染春山的宁静气氛,达到“鸟鸣山更幽”的境界。

我选了上面几段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祝你高考取得理想成绩。


参考文献:《高中语文80讲》《新编写作词典》《辞格汇编》《新编唐诗三百首译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