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留学知识库

问题: 如何快速补好高中化学

现在我是高二的一名学生,现在准备要化学会考了,但是化学成绩一直提不上来。

解答:

守恒是宇宙的根本规律,也是化学计算中的重要思想。守恒法是中学化学计算中常用的解题方法,它利用物质变化过程中某一特定的量固定不变来列式求解,可以免去一些复杂的数学计算,大大简化解题过程,提高解题速度和正确率。它的优点是分析独到,直接抓住其中的特有守恒关系,快速建立计算式,解题之快捷,会令你拍案叫绝!守恒思想很丰富我们选取几个对我们帮助最大的方面进行分析,如何巧用守恒法快速解题。

1、质量守恒: 它是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相等的原理,进行计算或推断。主要包括:反应物总质量与生成物总质量守恒;反应中某元素的质量守恒;结晶过程中溶质总质量守恒;可逆反应中反应过程总质量守恒。

例题1向KI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直到完全反应,得到沉淀和溶液。已知所得硝酸钾溶液的质量等于KI溶液的质量,则原AgN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解析:向KI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发生的反应为:KI + AgNO3 = AgI↓+ KNO3 。由质量守恒关系可知:当所得KNO3溶液的质量等于KI溶液的质量时,必有:AgNO3溶液的质量=生成的AgI的质量。根据上述化学方程式可知,170g AgNO3完全反应将生成235g AgI沉淀,即含170g溶质的AgNO3溶液的质量是235g,所以原AgN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70/235×100%=72%。答案为72%。

2、离子守恒:它是根据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前后离子数目不变的原理进行推导和计算。用这种方法计算不需要化学反应式,只需要找到起始和终止反应时离子的对应关系,即可通过简单的守恒关系,计算出所需结果。

例题2有一在空气中放置了一段时间的KOH固体,经分析知其含水2.8%、K2CO337.3% 取1克该样品投入25毫升2摩尔/升的盐酸中后,多余的盐酸用1.0摩尔/升KOH溶液30.8毫升恰好完全中和,蒸发中和后的溶液可得到固体多少克?

解析:本题化学反应复杂,数字处理烦琐,但若根据Cl-守恒,便可以看出:蒸发溶液所得KCl固体中的Cl-,全部来自盐酸中的Cl-,即:生成的n(KCl)=n(HCl)。

m(KCl))=0.025L×2mol/L×74.5g/mol=3.725g 答案为3.725g。

5、电子守恒: 它是依据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是总数相等的原理进行推导和计算的方法。它广泛应用于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各种计算,甚至还包括电解产物的计算。

例题4将纯铁丝5.21克溶于过量稀盐酸中,在加热条件下,用2.53克KNO3去氧化溶液中的Fe2+,待反应后剩余的Fe2+离子尚需12毫升0.3摩/升KMnO4溶液才能完全氧化,则KNO3被还原后的产物是什么?

解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的总数相等,Fe2+变为Fe3+失去电子的总数等于NO3-和MnO4-得电子的总数。设n为KNO3的还原产物中N的化合价,则:5.21g/56g/mol×(3-2)=0.012L×0.3mol/L×(7-2)+2.53g/101g/mol×(5-n)

解之得 n=3 故KNO3的还原产物为NO。 故答案为NO。

4、电荷守恒: 它是利用反应前后离子所带电荷总量不变的原理,进行推导或计算。常用于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的推断,也可用此原理列等式进行有关反应中某些量的计算。

  例题4将KCl和KBr混合物13.4克溶于水配成500mL溶液,通入过量的Cl2,反应后将溶液蒸干,得固体11.175g则原溶液中K+,Cl-,Br-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3:2:1 B.1:2:3 C.1:3:2 D.2:3:1

解析:此题的解法有多种,但作为选择题,可以从答案中求解。原溶液中含有K+、Cl-、Br-,由电荷守恒可知:n(K+)=n(Cl-)+n(Br-),选项中符合这一关系式的只有答案A。

总之,有些化学计算题,由于数据的众多、多步反应的复杂,常常使同学们陷入困境,而守恒法则会指引你快速准确地解题,同学们只要在平时注意积累,认真分析反应过程,那我们的解题能力必将有一个质的飞跃。

还有,熟悉课本是最关键的,有时间的话,在考前把课本从新翻翻,真的很有好处,再有把做错的看看也蛮好。。。
这是我的经验。。。就这么多。。。望能给你一些帮组
祝你考个好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