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留学知识库

问题: 上研究生哪个学校比较好?为什么?谢谢.

解答:

选择学校时应注意以下五个问题:①学校的所在地;②学校及其所办专业在全国的竞争力;③学校历年的报考与招生情况;④个人的实际情况;⑤国家招生政策的变化
确定报考本校还是报考外校

  报本校信息往往比较畅通,也容易考取,而外校则相反,信息闭塞,考取难度大。

  如果决定报考外校,那么一定要做好调查,报考的学校一定要比本校在各方面高出至少一个档次。因为只要是外校,就意味着并不好考。

  即使是清华大学毕业,报考一所二流学校的本专业也未必考取,原因就在于任何一所学校都有其潜在的出题、录取规则。再好的学科基础都可能在所报考学校的专业课题目上折戟沉沙,再好的面试技巧都可能在复试中被拒以千里。

  所以同样是不好考,就必须确认目标学校比本校高出的档次足以让自己去冒这个风险。

  但如果选择本校就轻松得多,毕竟在这个学校上了4年的学,有比较大的交往圈子,即使报考本校的其它专业也可以轻松地找到老乡帮忙获取相关信息。

  确定目标学校的性质,小型院校、综合性高校还是科研院所

  一般来讲,小型院校往往有一个主干专业全国领先,但也缺乏多元的学科和校园文化;科研院所主要是研究性质,一般没有本科培养;而综合性学校学科丰富,又有文化底蕴。

  这三类高校一般没有难考或容易考的区别,她们各自都有自己的出题与录取规则,抓住这种规则,名校就不一定比小型院校难考。

  关键在于自己喜欢什么样的校园文化,如果原来见多识广,现在想找个安静的学习、科研环境,那么就可以选择报考科研院所。如果刚从小型院校出来,想接触形形色色的同学、参加多样的校园活动,那么报考大型综合学校就是理所当然的选择。


建议上 211工程学校,全国重点,好就业
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及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中,关于"211工程"的主要精神是:为了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面向21世纪,要集中中央和地方各方面的力量,分期分批地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专业,使其到2000年左右在教育质量、科学研究、管理水平及办学效益等方面有较大提高,在教育改革方面有明显进展,力争在21世纪初有一批高等学校和学科、专业接近或达到国际一流大学的水平。并可概括表述为:"211工程"就是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点
学校名单:

北京(23所)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中央音乐学院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上海市(9所) 上海外国语大学 复旦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大学

东华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同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合并

天津(3所) 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 天津医科大学

重庆(2所) 重庆大学 西南大学

河北(1所) 河北工业大学

山西(1所) 太原理工大学

内蒙古(1所) 内蒙古大学

辽宁(4所) 大连理工大学 东北大学 辽宁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吉林(3所) 吉林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延边大学

黑龙江(4所)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东北农业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江苏(11所) 南京大学 东南大学 苏州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河海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江南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浙江(1所) 浙江大学

安徽(3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安徽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福建(2所) 厦门大学 福州大学

江西(1所) 南昌大学

山东(3所) 山东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

河南(1所) 郑州大学

湖北(7所)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湖南(3所) 湖南大学 中南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广东(5所) 中山大学 暨南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

广西(共1所) 广西大学

四川(共5所) 四川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云南(1所) 云南大学

贵州(1所) 贵州大学

陕西(6所) 西北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长安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甘肃(1所) 兰州大学

新疆(1所) 新疆大学

军事系统(3所) 第二军医大学 第四军医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