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秦始皇到底有没有铸成12座“金人”
解答:
唐代诗人李白在《扫六合》诗中写道:“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其中“收兵铸金人”一句是指秦始皇完成统一大业后,又收缴天下兵器聚之咸阳,销毁后铸成十二个金人一事。实际上这十二个“金人”并非用纯金铸成。当时的兵器主要用铜所铸,古人又把青铜称为金,所以这些青铜人就被称为“金人”。
秦始皇为何要铸金人?至今还是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当时秦始皇刚刚完成了统一大业,十二个穿着夷狄服装的巨人的出现,被认为是吉祥的瑞应。于是,秦始皇便下令销毁天下兵器。按照临兆巨人的形象铸成了十二金人放置在宫廷外。还有人认为当时天下方定,人心不稳,—旦反抗力量爆发,这些流散在外的兵器就会对秦王朝造成很大的军事威胁。秦始皇为了巩固政权,采取销兵器铸人的措施,以达到“弱民”的目的,这才是真正的原因。西汉贾谊就明确指出:“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人”。《汉书·五行志》也记载:“秦始皇帝二十六年,有大人长五丈,足履六尺,皆夷狄服,凡十二人,见于临洮。天戒若曰,勿大为夷狄之行,将受其祸。是岁始皇初并六国,反喜以为瑞,销天下兵器,作金人十二以象之。”
金人的形体高大伟岸,秦代一石约折合现今三十七点五公斤,以此推算,十二个大铜人就重达四十五万公斤。据《关中记》记载,所铸金人座高三丈,胸前有李斯撰文蒙恬亲自笔书的铭文。金人座下皆空,有—根绳相连,扯其—端,十二金人同时可换宫转调,演奏乐曲,可见其人设计及铸造工艺相当高超。非常惋惜的是今天我们已无法看到当年铸造的真正铜铸金人了。
《三辅黄图》:金人铸成,初置钟宫,后移至阿房宫。《史记·秦始皇本纪》:“置廷宫中”。汉高祖刘邦入咸阳,徙于长乐宫大夏殿。西汉初始元年(公元8年),王莽即皇帝位,夜梦秦金人有五个骤起,为不祥之兆,于是令工匠毁掉了全部铭文。后汉献帝立都长安,董卓擅权,由于社会经济不振,财政拮据,遂将其中十个连底座打铸成了铜钱。余下的两个搁置在清门里。景初元年(公元237年),魏明帝曹睿大规模营建国都洛阳,到处搜集象征王权之物以充实洛阳,便计划将金人千里迢迢运至洛阳清明门前,但因其太重,不易搬动,出了长安城,已人困马乏,无法前行,不得不留在汉长安城东的灞桥,即今西安灞桥。
一百多年之后,到了东晋十六国时期,后赵石建都邺城,今河北彰德,遂派人将二金人运抵邺城。邺城后属前燕管辖。前秦建元六年(公元370年),符坚灭前燕,又将二金人“徙入长安而销之”。依旧铸了铜钱。至此,秦宫十二金人全部被毁完。
秦宫金人的工艺价值堪称一绝。在两千多年前的秦代,能够完成如此巨大的铸造工艺,说明我们的祖先确实有着非凡的创造才能和聪明智慧。其从铸成到销毁历经600多年。
版权及免责声明
1、欢迎转载本网原创文章,转载敬请注明出处:侨谊留学(www.goesnet.org);
2、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3、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