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留学知识库

问题: 为什么梅特林周新的讲座和真实情况之间会有那么大的落差?

我今年读大一,是英语专业的学生,听了梅特林的讲座也看到了网上对周新背景的揭露,还是无法打消去梅特林学习的想法,因为有一个说是以前上过梅特林课的网友每天都在网络上跟我聊:说要相信自己的感觉,关键不在于听到的那些情况,关键在于现场的感动和领悟,关键在于对周新老师的信念。我觉得她说的有一定道理,仔细想想又总觉得哪里不对。求助于网上的ggjj,指点我一下。

解答:

你被一个明显的托给误导了。她的道理简称为忽悠。我在一个专业口译网站上看到了一个聊天帖子,提问的人和你的情况很像,有几个人回答,这里贴过来给你看看。

我是外经贸大二的学生,准备明年下半年考二级,这些时候正在找培训班。前几天有个梅特林学校在我们那里招生,一个叫周新的同传在我们那里做了一场讲座,很煽动,很会讲课,象李阳的风格,虽然全场只讲了很少的英文内容,但我们都比较动心。然而后来问了我们学校欧盟班的几个学长和老师,他们都表示对他的背景非常不信任,劝我别上当。说实话,我很矛盾,因为从梅特林得来的信息都是认为他的课教得好,但背景宣传一方面感觉有点过头,另一方面感觉说法很虚,而学长告诉我说:口译训练主要靠有很多口译经验的老师指导实践,老师的实践能力第一重要。因此这里我非常想向诸位求证一下这位周新老师的背景情况,越详细越好,小妹先谢过。

哈哈,问我就对了,我02年因为当时想考上海的口译,就去了武汉华英,而周新是武汉另一家口译机构的老师,那时候他们两家天天掐,搞得我们学习的人也参与对抗,当时周新是大3的学生,应该是80后出生的吧。原来他在一家英语学校教托福,后来改教了口译,据他自己说是AIIC同传(当时他拿了张刻了AIIC标的认证铜牌),后来可能被揭穿了吧,现在你问他AIIC的事情,他会一本正经地跟你讲:“什么AIIC,我没听说过这个组织,我也不需要听说这个组织。”我听过4年前他的讲座,和现在没有任何区别,总是那么一套联合国译训班笔记法,只不过现在贵多了。02年在武汉,入门课将近100课时都是他上,好像收1100块学费。

AIIC会员?一共在国内才20人吧,去AIIC.net网上查不就都知道了么,个个都有姓名的?别人说什么就信什么还学什么口译。希思也不知道吗?毛泽东时代的英国首相,好像去年过世的,活着的话有九十几了。他是希思的翻译?那他是英国人啰,70多岁了吧?有那么些人就喜欢踩着别人成名,据我看多半是在哪个论坛上遇见过一次,乖乖,就成希思的翻译了。这么讲不怕引起外交纠纷。这就好比有人给江总书记淘了一次米,就说自己是给江做饭的,这么讲当然不算什么,但是那些给总书记做了一辈子厨师的听见了会怎么想。

我从一个可靠的渠道那里搞到了周某人的相关信息,看着这个背景介绍再回想他高调的宣传和居高临下的讲演,以及有人提问时他那凛然不可侵犯的态度,想起我一度的激动与崇拜,胃里不禁阵阵翻滚。
周新小档案:
生于1980年12月19日,湖北人;
1999年考入武汉的中南政法学院法律英语专业;
后该校并入中南财大,法律英语专业遂停办;
2003年肄业(当时应该未能按时获得学位);
2001年在华叶学校教授口语,时薪15元,同年该校倒闭;
2002年在武汉教授口译笔记,当时学费90课时1050元;
2003年以后在广东开设梅特林学校,专职教授口译笔记;
此后,因故转战上海,未果,依然返回广州一带;
2005年9月进入北京,在重新调整价格后开始大规模招生至今;
与他这一年高达百万以上的口译培训收入相对应的是:1年以来,他在北京的口译收入约等于零!!!

此人讲座,我听了半场就走了,超能吹但英语好得有限,糊弄低年级的弟弟妹妹罢了。据说他在北外的讲座,高翻学院的同学10分钟内就走了一堆,留下自考生“高潮迭起”。

讲得好就是硬道理,我们不需要教授,也不要专家,他能让我激动,我就喜欢。我们学校的BBS上对他好评如潮,难道这么多的学生都有问题?退一万步,我不冲口译去,我冲他!

楼上的,难道口译可以没有理性只要激情去搞定吗?缺乏起码的是非、道德观会是好老师吗?缺乏起码的判断力能当好学生吗?你不冲口译去,但你知道他为什么教口译吗?很明显:同传是多么完美的一个包装啊!它能迎合一个没有出路的浮躁大学生对未来,对老师,对世界的一切幻想——钱多多的,事易易的。另外,同传缺少行业标准,容易蒙!缺少透明信息,容易哄!他的英语可能比你好,但好到什么程度叫同传?你有概念吗?你没有,那好,如果你已经认同他是日收入6千的同传,那他怎么收费培训你都OK了,这才是关键!试问,还是他,如果教的是口语听力,你们会这么疯吗?会交这么多钱吗?

但他教的就是口译呀,难道笔记法不是口译学习内容?

你一定要辩论?我陪你。前面你都说了不冲口译去,怎么又变了?其实你去不去跟我有何关系,跟你辩,实际是我心理阴暗。老实说:我学口译有年头了,拿个2级证正在苦巴巴的熬资历,听了他的讲座,了解了一些情况后,心里不是个滋味——看看别人怎么挣钱的——这年头怎么这么邪?好了,回答你的问题:口译课也分入门、进阶和高级吧!入门就是入门,能收几个钱?也犯不上把自己包装得不成人型。既然包也包了,装也装了,那问一声到底为什么这么干?还不是一个字——钱!收一千的课程可以改收他个三五千,爽不爽?反正咱们新一代大学生们的荷尔蒙和钱都多,但荷尔蒙是自己的,钱却是父母的。我话糙理不糙,不比周某,但却是免费的,你将就着用。

你也承认自己阴暗了,我就不说什么了。还是谢谢你,至少能让我换个角度看问题。不过我其实非常希望学好英语,如果能学好口译就更好,我感觉他的课程是将甲申同文的口译入门课程和李阳疯狂英语,以及陈安之的成功学揉在一起的,当然,它的魅力也正是来于此。

提到成功学,听过成功学课程的人都知道:一个讲成功学的人,是将自己的成功建立在不成功人士身上的,而不是不成功人士希望的那样,将自己希望得到的成功建立在那个所谓的讲成功学的成功人士身上。换句话说,正是你们对他的信任和投入,使得他在经济收入、自我感觉上都达到了成功的标准。实际上,假如你真的想获得成功,就应当把这种信任和投入放置在自己身上,自信而不是他信。总之你越他信,就越无法自信,你离成功就越远。最后,你大概也就蜕变成了一个粉丝级的口译学员,崇拜地看着台上的演出,等他谢幕后再黯然离开观众席。
口译不需要超女,依赖做秀永远都不会得到客户的认可;口译不需要韩寒,光凭语言优势还远远不够,广博的知识面与精深的行业阅历是年轻的死敌,少年成名往往意味着事业的终结;口译更不需要芙蓉姐姐,曲终人散后难道仅仅留下了娱乐的笑谑?

楼上的,那个粉丝或者托被你吓跑了,强!我们科大的一个男生上了周新的课,回来后拿到了一份由他签名的“口译认证”(自己出题,自己考试,自己签名,肉麻吧!),乖乖不得了,这个男生不是被洗了脑,就也是个托,把我们学校5个考过CATTI2级的校友鄙视得一塌糊涂,说什么含金量不如这位25岁国际第一同传亲自认证的高。见过无耻的,但真没见过到这个地步的。

楼上诸位,我觉得你们可能讲得有点过了吧。作为听过周新讲座和试听的人,我中肯地说,周的口译课讲的还是蛮煽情的,适合那些喜欢新东方风格,玩玩票,父母钱也多的小孩。但是,我也同意楼上的说法:1、周的资深同传甚至说同传身份都是明显可疑的,或者干脆就叫不实吧;2、他的课程只能算是简单入门,但的确收了太高的费用;3、宣传包装的确相当过火,有欺骗煽动之嫌。但是朋友,现在社会,有什么土壤开什么花,学生对他的无理性追捧难道不是我国教育制度的产业化缺陷所致?难道不是大学生普遍素质不高判断力低下所致?难道不是社会浮躁拜金狂热所致?难道不是大学生平日里学不致用,分配时心态不平所致吗?人家一年从追捧者那里收入个几百万,交钱的不疼你痛个啥?犯了法自然有人抓,得罪了同行自然做不长,你瞎眼红个啥?用你自己的话说:阴暗。自己说的,哈哈,引用。

按照黄健翔的性格,辞职是早晚的事儿,但是黄健翔什么性格,谁还去管那个。萨达姆还没死,据说快了。但临死之前,老萨还要坚持写完自己的史诗般的小说,并以此确立他在文坛上的地位。看来他真是不晓得中国所谓的文坛,否则肯定会鄙视自己有此想法。与其说张钰裸了,不如说众多导演裸了,中国娱乐圈裸了,这不是很多人都期待的结果吗?按照周新的发展轨道,改行也是迟早,倒不是真怕谎言被戳穿——现在的口译培训行业对他而言不过是资金积累的一个工具,有人捐款不就结了吗?他才不会顾及真正的同传看到他会怎么想呢!几千年的传统文化至今,不是还有人大吼“孔子不如章子怡”吗?说一句“我学口译不冲口译,冲周新去的”又算得了啥?
闹剧是这个时代的卑微缩影,谎言是这个岁月的真实写照。在闹剧中,每个人都幻化成丑角;在谎言里,真实沦落成最大的欺骗。黄健翔说,他们都疯了。萨达姆说,我解脱了。张钰说,我要揭露。周新说,其实,我是个同传。孔子说,人不知而不愠,然后又说,惜吾错矣。
这是一个没有信仰的时代。纷乱、嘈杂、浮躁、裸露、炒作、娱乐、性交易、绞刑架、网络虚幻、文字爆炸、个性张扬、管理制度与人才流动、法律与道德审判、人类和平与战争危机,这只是与标题相关的几个关键词,无论是扩大到整个世界范畴,抑或缩小到中国的一个口译培训班的角落,甚至精简到生命中每一个斑驳陆离的人性深处,结果可想而知。
黄健翔可以在相声里继续高喊,萨达姆可以续写绞刑架下的报告,张钰可以坚持拒绝性交易,周新可以改教少儿英语。孔子却不可以在每一个春秋里继续着他的诗书礼易。忘却了思考、放弃了平淡的自我,那么高喊、咆哮、交易和炒作将无法改变一段岁月的桎梏和枷锁。也许,我们会发现,自由本身就是自由的囹圄,正是那开放了你欲望的试金石,却禁锢了你未知的彼岸花。或许,天堂和地狱很近很近,象真理和谬误一样。

谢谢,谢谢,两天没来,这么多有益信息,我知道该怎么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