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盐的制作过程
盐的制作过程怎么写?
解答:
晒鹽,是看天吃飯的勞動業,布袋鹽場在全盛的六十年代,曾有兩千四百多位鹽工和場務人員,幾乎可以說是布袋最主要的勞動人口。鹽是布袋的重要產物,鹽田占其全面積的二分之一以上,晶燦連綿不輟的鹽山,好似一座座白色的金字塔,默默羅列在鹽田中間,且均修築有「運鹽鐵路」,足見這個「鹽鎮」的歷史悠久。
三段式晒鹽
鹽田分成水區(大蒸發池)、坪仔(小蒸發池)、埕格仔(結晶池)三大部分。水區分五段十格,坪仔分三段六格,埕格仔分三段二十四格。
海水變白鹽
鹽工將約三度(波美濃度)的海水引入水區,靠蒸發的方式使濃度增加,再一段一段往前推,經五段後約為十度左右,以水車(即龍骨車,後來改為風車,現又改用抽水機)抽至坪仔(坪仔高於水區)繼續蒸發。
待坪仔裡的水,濃度增進至二十五度時,再導入埕格仔讓其結晶成鹽。從引進海水至結晶成鹽,其時程並非完全相同,需視天氣而定,天氣好速度快,天氣不好則較慢,如碰上突然下雨,那前面的心血可能都要白費,所以碰上天氣不穩定的季節,很難有好的收成,說鹽工是看天吃飯一點都不為過,其生活清苦其實不難想像。
版权及免责声明
1、欢迎转载本网原创文章,转载敬请注明出处:侨谊留学(www.goesnet.org);
2、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3、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