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关俗话的问题
什么叫做“庙上不见顶上见”?
解答:
庙上不见顶上见
作者:lee560、相声仓库管理员等
--------------------------------------------------------------------------------
发表时间:2003-12-12 10:19:00 来源:中华相声
问及“庙上不见顶上见”的含义,据我所知,这是老北京的俗话儿。
如郭荣启先生所讲,打麻将时,上家跟打下家刚刚出过的那张牌,称为“顶张”。下家既然刚刚打出了这张牌,自然是没有用的。所以对上家来说,“顶张”是一种很好的防止下家吃牌或者碰牌的方法,那么下家自然就不乐意了。尤其是手风不顺的时候,往往期望上家给张可以吃的牌;这时候频频被“顶张”,是很“搓火”的。
郭荣启先生描述的那个输家就是这样,上家顶张一个一桶,他就说:“我打一桶你也打一桶,顶着点儿倒不腰疼啊”。“顶着点儿倒不腰疼”里边的“顶”,是“支撑”的意思,指坐得腰疼时,在后腰部位顶个靠枕什么的缓解疼痛。这位输家儿是用两个“顶”字同音不同意思的特点甩闲话儿,发泄对上家“顶张”的不瞒。
由此看,“庙上不见ding上见”的“ding”,也应是“顶”,而非“鼎”。这里,输钱这位同样是利用同字不同意思的文字游戏(或称口头文字游戏合适些?),达到泄愤的目的。
那么,“顶着点儿倒不腰疼”的“顶”是支撑的意思,“顶上见”的“顶”又从何而来,怎么讲呢?我脚着这个“顶”指的是老北京的“金顶”,也就是妙峰山的娘娘庙。
老北京的碧霞元君庙,俗称所谓娘娘庙是多的,大概因为那时候没妇产医院或男科诊所吧。其中著名的五个娘娘庙被称为五顶,分别是东西南北中顶,有点儿《射雕英雄传》的路子啊?前些年出了套“北京旧闻丛书”,我买到过14本,现在从网上查,已经出到至少17本了。丛书中某一本,讲了这“五顶”的事儿,可惜书不在手边儿,没法查了。按照当时简单的笔记,把“五顶”的位置写在这儿,也许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找找。
东顶在东直门外现华都饭店位置;
西顶在蓝靛厂儿;
南顶在永外大红门儿附近;
北顶在苇子坑,也就是现在亚运村。因为住得近去看过,什么遗迹也没有了;
中顶在草桥儿,就是收养路费那个地方附近,真去找的话,小心别让人误会是抢钱的就行。
除了这五顶以外,还有一最著名的娘娘庙,就是妙峰山娘娘庙了,被称为金顶。我依稀还记得,年轻时候听邻居老北京人讲,妙峰山每年春秋的庙会是有名的,人去得也多。而且好像还有个传统,就是无论上庙的还是走会的,都得朝顶,不朝顶的不算到了金顶。正因为去的人多,多数去的人又要朝顶,朋友熟人在庙会上或者顶上碰上的机会也就比较大一些。但也正因为人多,真的碰上了朋友熟人,也会觉得很巧,很有缘了。所以打牌输钱那位抱怨上家顶张时候说:“咱哥俩缘分倒不错,“庙上不见顶上见!”
版权及免责声明
1、欢迎转载本网原创文章,转载敬请注明出处:侨谊留学(www.goesnet.org);
2、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3、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