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留学知识库

问题: 美文.....

美文,400字左右.

解答:

经典美文
《散步》 作者:莫怀戚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和话,就象小时候我很听她的话一样。
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的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绿芽也密了;田野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使人想起一样东西——生命。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边,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这 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咏月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题记
借李白的一首《月下独酌》作为题记。不是全诗,诗序亦是颠倒的。不知为何这样抄来,或是因为走了神,或是因为手跟了感觉,又或是因为别的什么说不清的原因。
下弦月。
月独空悬,半弦如钩。花间蝶舞,玉酿飘香。暗暗的月色若淡即浓,若昏即明。大袖飘飘,月下徘徊乱舞,长歌短吟,痴狂颠嗔。纷旋的影子像被剪碎了似的,洒满庭院,如同树上纷扬下落的花瓣的剪影。
满月。
月明如镜,月圆如盘。月圆人团圆,思绪如柳下垂绦,风中飘絮,纷繁交杂,毫无头绣。就像在指尖缠上一屡青丝,不知从何理起,从何剪断。
上弦月。
形单影只,欲寻知己却身陷囹圄,于是乎,酌一杯酒,举杯而邀明月,对影成三。月光,月影,月下独酌,荡漾在初春的夜晚。空气有些湿,黏黏地与酒一同下喉。
新月。
月似乎成了细小的鱼鳞,细小地在黑暗中若隐若现。有些像黑夜里寂寞的萤火虫,簇拥在一起,互相取暖。
月明,月暗,月移,月动。
月昏,月胧,月淡,月浓。
颠倒的诗序,颠倒的月序。
下弦月,满月,上弦月,新月。
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
古人深信月是有人格的。而我却坚信月是有灵魂的,它永恒于时间,永恒于片刻,永恒于永恒。亘古洪荒,沧海桑田,月亮依旧恒悬于黑幕,无语噤默,矜持着被赞美着,被歌颂着,被崇敬着,被信仰着--奉若神祗。它超脱于时间,无所谓顺序,平静地记录着,用光与影述说着他人之情--月影之魂。
所谓月影摄魂,大概就是这样的一种迷失吧。
曾记否--
有一种淡泊叫明月松间照;
有一种乡愁叫举头望明月;
有一种惆怅叫月落乌啼霜满天;
有一种思念叫月满西楼;
有一种友谊叫我寄愁心与明月;
有一种伤情叫杨柳岸晓风残月;
而更有一种祝福叫千里共婵娟?
月是清明而又独特的情愫,因为它悬于你我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