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留学知识库

问题: 谁有和《论美》性质相同的文章

也是论美的``````

解答:

“美是关系”,是法国十八世纪启蒙主义思想家狄德罗(D. Didero,t 1713~1784),在他的论文《美之根源及性质的哲学研究》中正式提出来的,他认为,在一切美的事物的共有性质中,必定有一种性质会使美呈现出来,这种性质的变化也会使美发生变化。他说:“总而言之,由于这种性质,美才发生、增加、变化无穷、凋谢、消失。”那么这种“性质”究竟是什么呢?狄德罗回答说,这种性质就是“关系的概念”。所以他的结论是美是关系。用他的话说:“不论关系是什么,组成美的,就是关系”。狄德罗说:假使一个人对高乃依的这个剧本毫无所知,对老荷拉士的回答也没有一点观念,狄德罗说:“原来不美不丑的答话他就死,以我逐步揭露其与环境的关系而更美,终于成为绝妙好词。”狄德罗的意思显然是这句话与这个环境的关系,决定了这句话的美:如果换另一个环境,或放到另一个剧作者的剧作中,这句话就可能变成不美的,甚至是插科打诨的话。狄德罗在他的文化文中,罗列了对象物与各种关系的情形。例如,狄德罗说:“有些关系,我们认为是基本的:如关于男人、女人、幼童的高低关系。我们说一个小孩子美,尽管他矮;而一个美男子却必须绝对高大;我们对一个女人就不大要求这种性质,一个矮小的女人,比一个矮小的男子可以承认是美的。所以我们为我们考虑存在物,不仅就它们自身考虑,并且还要考虑到它们的自然中,在伟大的全体中所占的位置。"

在西方美学史上,狄德罗的“美是关系”的理论,一直占有重要位置。这种理论合理性在于不是把美的事物孤立起来考察,而是放到各种关系中去考察,尤其是要放置到各种社会关系中去考察,这样不但提示了美的相对性质,而且提示了美的社会性质。狄德罗考察美的这种角度,直到今天仍然是真理性的成分,仍然值得我们认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