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留学知识库

问题: 征文,反驳“流行就是高尚”,600个就可以了

仔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驳斥“流行即高尚”的错误观点,题目自拟,字数600

俄国著名文学批论家赫尔X年轻时,在一次宴会上被轻佻的音乐弄的非常厌烦,便用双手捂住耳朵。“演奏的是流行音乐。”主人解释道。“流行的乐曲就一定高尚吗?”主人听了很是吃惊:“不高尚的东西怎么能流行?”赫尔X笑了:“那么,流行感冒也是高尚的了."说罢,头也不回的走了。

实在不行大家提供一点可用资料即可

解答:

流行文化的艺术价值
从染发到纹身,从摇滚乐到饶舌歌。许许多多的流行文化,挟带着自身纷呈的颜色,不同的文化背景,逐渐在社会中蔓延、扩散。然而,倘若我们稍稍看得仔细一点,有部分人士追求流行,并不是真的认同流行的时尚。充其量他们只不过想跻身流行队伍里,情愿跟从醒目而澎湃的波浪,情愿放弃自身的光辉。
评定一种文化的优劣与否,并不能取决于时代本身。真正的经典,只有在经过历史风沙的掩盖后,才能重聚自身的光彩。硬要评定某种文化为优为劣,而仅凭一个时代的尺度,都将有欠公允。流行文化是普遍的,经常性的、不稳定的。这种文化的生命周期很短,但也由于它自身的普遍性,以致于常常被掺入许多混杂的色彩。无可避免的,他的文化水准会大幅降低,惹来粗俗的腥臭,沾上混浊不堪的色彩。所以,「流行」并非意谓着高尚典雅,「流行」只意谓在一个阶段的许多文化中,突然跃上台前的角色,至于它在历史的份量里到底多重,我们无从知晓。
的确,「下里巴人」等击缶之乐,众人皆能和之,而引商刻羽,杂以流征,能应和者不过数人。流行文化倘若走到了「下里巴人」这种境地,可以说是十分悲哀。它的颜色太俗了,以致许多跟从流行的人,都染上了干枯的颜色。反而是那些慢吞吞,走着自己的路的开创者,

都开始散发令人惊异的光芒。
想想梵谷、莫内这些人。梵谷,潦倒一生,他的画没人欣赏,一生只卖了一张画。莫内的情形,比梵谷好些,但他也贫困到令人怜悯的地步。谁也没有想到,他们超前的艺术创作,在今日身价百倍。非主流的文化创作,虽然引不起流行,但千真万确的,历史筛去了同时代许多名家的脸孔,梵谷、莫内剎时变得清晰起来。
「既然流行文化如此不堪,何不拋却它呢?」有人说,流行文化并非没有优点,相反的,文化的精髓常因应而生,只不过我们必须视这些「流行」为文化旅程中跃动的点,是伸展文化生命的动力。而不是错估它在历史长河中的长度,盲目地跟从它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