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急求历史学习方法啊!各位帮帮忙啊!
急求历史学习方法啊!各位帮帮忙啊!
历史该怎么读啊?最近我的成绩退得很厉害啊!原本成绩一直是75分到80分的,现在呢!有时60多分,这几次早练不及格啊!高三啦!我很担心啊!我该怎么办呢?我复习新课标必修二感到很混乱啊!请各位给予建议吧! 我好寒心啊!
解答:
我认为历史其实并不难学,但要学好历史,除兴趣以外,方法亦十分重要。我总结归纳了几点:
一.运用一些方法帮助记忆。
这个方法较为常见。大家熟知的,如口诀记忆法。我们学习中国古代史,朝代的更替十分频繁。多至几百年,少至几十年。对于初学历史的同学,要准确迅速地熟记比较困难。所以“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纷纷,秦汉三国两晋统,南北两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加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便应运而生。这个口诀把历朝名称归在一起,编成顺口溜,既生动有便于记忆。不仅口诀记忆法,歌谣、谐音记忆法亦十分简单。“建造房屋,半工(弓箭)半宿(粟)”哈哈,你们还记得这是什么时期的人吗?不错,就是母性氏族公社时的半坡原始居民。
这种方法的另一个好处是——没有门户之见,运用科目较多。比如,地理中的“两广两湖两河山,五江(疆)二宁青陕甘,云贵西四北上天,重内台海福吉安,香港澳门回归欢。”这就是我们中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都记住了吧。
记忆重在理解,同学们可以自己发挥想象,尽情思索。数字、形象等记忆法也不错哦。
二.善于提问题。
俗话说:“学问,学问,有学,必然有问。”在学习历史时,同学们遇到问题,一定要敢于且善于问。在你问时,老师会根据你的问题,知道你知识的薄弱环节,并告诉你理解的方法。这点很重要,切记,切记。
三.学会归纳。
可别小看这“归纳”两字,我们每学一个知识,如能结合以前学过的类似知识,这样不仅可以加深以前的知识,且能帮助你尽快记住
现在的新知识。这也就是老师上新课时都要复习以前的知识的原因。
举个例子:在商朝时,我们知道出现了甲骨文。其数量为3500-4500字;而到汉朝时,杨雄的《训摹篇》收录了2040个字;许慎的《说文解字》收录了9553个字……清朝时,张玉书等编著的《康熙字典》收录了47035字。同样是汉字,每个朝代都不一样,在我们每学一个新的知识点时,把它们融会贯通。这样,就记忆深刻了。
当然兴趣也是学古史的1部分
版权及免责声明
1、欢迎转载本网原创文章,转载敬请注明出处:侨谊留学(www.goesnet.org);
2、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3、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