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留学知识库

问题: 试述我国明清时期的海禁政策,以及对我国贸易发展的影响

试述我国明清时期的海禁政策,以及对我国贸易发展的影响,具体点

解答:

明朝夏言有段说海禁的话,当时他还是给事中:
祸起于市舶,礼部请罢市舶者数年,而私舶岁至。不即售,辄赊奸商。久之,奸商欺负,不啻千万,索极则投贵官家。彝人候久不得,颇搆难,有所贼杀。贵官家辄出危言撼当事者,兵之使去。彝人大恨,盘踞岛中,并海不逞之民,若生计困迫者,辄归之,时时寇沿海诸郡矣。至有衣冠失职书生,颇为向导,于是王忤疯,徐必欺,毛□疯之徒,皆我华人,金冠龙衮,称王海岛。

可见,明朝罢市舶单纯是因为倭寇。这种片面的做法反而加剧了倭患。以前倭寇只是小规模侵扰,罢了市舶,沿海奸商、豪强、宗族勾结倭寇,以至于剽掠州县,祸害一方。倭患扩大是明政府错误的决策带来的恶果,导致明朝白白付出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戚继光等抗倭将领曾上表陈述倭患的根源,却不被当政的文官所理解:一介武夫凭什么议论朝政?
明宣宗虽然停止了下西洋,但整个明朝还是致力于把海外贸易纳入到朝贡体系中----尽管有点失败。明朝和海外诸国的商品交流不仅存在,而且还比较繁荣,可以参考《明史》中的海外诸国志。万历年间,市舶终于重开,成为明朝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一部分。可见,经济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明朝不可阻挡地进入到世界贸易的大潮中,各国人民对商品的需求是市舶打破封建制度樊笼的根本原因。
万历中,宦闽广者进红衣炮为式,比旧制绝殊,中国恃此为战具,而不尚弓失。——红衣炮是荷兰火炮,当时明朝击败荷兰殖民者,获得此炮,但国内工艺无法制造,于是采取的是进口仿制的策略。包括弗朗机,鲁密铳在内的多种火器,明朝都是先进口再仿制或改进,最终实现了国产化。明军的近代化程度是相当高的。

巴剌西国,在南海甚远,正德年末,遣使臣沙他白入贡,言领其王命,在洋舶凡四年。——古巴西是葡萄牙殖民地,而葡萄牙曾是明朝手下败将,嘉靖年间,葡萄牙造船术传入中国。中国为世界追求的货物不外乎丝绸和农产品,外国的工业品亦是明政府看重的,比如日本刀具就是高级进口武器,大内侍卫多有佩戴。

郑芝龙投降明朝后奉命镇守福建,因屡次击败荷兰殖民者和本土海盗,官累至福建总兵,官商结合,在与海外诸国的贸易中获得了巨额利润,郑家因此富可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