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小学三年级题
你听到过哪些聂耳创作的歌曲?请选一首写出它的节奏特点和给你的感受
歌曲名称:_____
节奏特点:_____
感受:_________
解答:
义勇军进行曲
明朗而铿锵有力
《义勇军进行曲》这首歌是G大调,2/4拍进行曲速度。从曲式结构看,它应该算是自由体,从开始只有五小节半的引子,也可以看出来:
这个曲调取自歌曲后半部,"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一句,但是,最后一小节节奏上有了变化,使旋律显得更加庄严而富于号召力。同时,do音变到小节的强拍上,也为歌曲后半拍起作了准备,从这一笔可以看出,聂耳是颇具匠心的。
歌唱进入后,前两个乐句是以主和弦的分解式和弦作为骨干音形成的。它显得明朗而铿锵有力。
接下去"中华民族"四个字的四分音符,都加了强音记号,使人感到雄伟、坚定,它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后面两个八分音符加上强音化号,斩钉截铁再接上一个八分休止符,使人产生紧迫感。
往下的两句用音,处于全面最低的音区,音符紧凑,歌词密集,予示着中国人民潜在的力量,表达了四万万同胞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慨。
然后是由军号的几个自然泛音组成的曲调,配以三个"起来!"的歌词,加上渐强的力变,把全曲推向最高潮,它极富于号召力。
歌曲最后的两句指明了道路:这是歌曲的中心主题,在"引子"里,它已经强调过一次。
结尾部分,重复"冒着敌人的炮火"一句,后面连续来了三个"前进!",并且每一个音符上都加有强音记号,再次表示出坚定的信心。
最后,多加了一个"进"字,从语法上看,似乎不够完整。但是,从整首歌曲来看,它运用得非常之巧妙,由于是在强拍上结束,它可以和歌曲开始弱拍的后半拍音相连接,反复演唱;另一方面,也加强了歌曲的终止感。这绝非多余的字,而是作曲家画龙点睛之笔。
版权及免责声明
1、欢迎转载本网原创文章,转载敬请注明出处:侨谊留学(www.goesnet.org);
2、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3、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