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留学知识库

问题: 战国时期的魏何年迁都大梁?

我发现书上有3种说法,不知道哪一种正确!

解答:

一般说,魏迁都大梁,是因畏惧秦国的避让之举。
这个误解来自《史记·魏世家》,实际上《魏世家》由于年代排列错误,将迁都大梁的时间错误延后到了魏惠王末期。《竹书纪年》对此记载得很明确,迁都大梁在魏惠王九年,是惠王在位初期的事。这时魏国实力正臻于鼎盛,而秦国则尚未兴起,对魏还根本不构成威胁。魏迁都大梁的原因,是魏国自身稳定和发展的需要。三晋早期,领土分割十分严重,缺乏一个稳定的中心。赵定都邯郸,韩定都郑后,两国国土才逐渐稳定下来。而魏则一直没有确定自己的中心,安邑,邺,朝歌都曾作过魏国的都邑,但都不甚理想,没有巩固下来。这对魏国的发展有很不利的影响。如魏武侯死时,韩赵出兵干涉魏国内争,就企图利用魏国东西领土地理上连接性不强的因素,将魏国一分为二。魏惠王本人对此必有深刻的反思,故其地位稳定后不久,即做出了迁都大梁的决定。大梁作为中原大都,各方面都比安邑具有优势,尤其是水利极为便利。从效果上看,迁都大梁后,又随着一系列改革措施,魏国的国势也很快摆脱了武侯后期的困境,迅速接近鼎盛。
当然,后来,由于魏惠王的穷兵黩武,对秦国的强大和野心一无所知,先后对赵、韩用兵,被齐国孙膑击败2次,造成国力衰弱,秦国趁机夺取魏河西之地,从此衰落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