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留学知识库

问题: 我国明代时是如何称呼阿拉伯半岛地区的?

解答:

脍炙人口的文学名著《一千零一夜》,在中国的旧译名叫《天方夜谭》,即“夜谈阿拉伯的故事”之意。中国学者著、译的书,以天方命名的还有《天方历源》、《天方诗经》、《天方正学》、《天方性理》、《天方典礼》等,这些“天方”名称,均系指阿拉伯而言。然而,中国为什么称阿拉伯为天方呢?
阿拉伯麦加城的大清真寺是伊斯兰教三大圣寺中的第一座大寺,又称“禁寺”。禁寺坐落于麦加城中心,禁寺中心偏南部位有一立方体房屋,是一座高15公尺、南北长12公尺、东西宽10公尺的石制建筑物,举世闻名的黑石(玄石)镶嵌在它的东南角。阿拉伯人称这座石房为“克而白”(方形房屋之意)。礼拜寺是阿拉伯语“买斯吉德”的意译,《古兰经》又称礼拜寺为“白屯拉”,意为主的房子或“天房”,实际上,真正的天房是“克而白”,它是全世界穆斯林礼拜时的朝拜中心。早在元朝,中国人即称克而白为天房。由于克而白天房是麦加禁寺的象征,所以人们有时称禁寺为克而白寺。明朝黄省曾著《西洋朝贡典录》说:“天方即天房别称。”明朝人不但称克而白天房为天方,而且也称麦加城为天方。由于天房和麦加均在阿拉伯境内,后来,人们遂推而广之,将阿拉伯也称为天方了。


  伊斯兰教唐时传入我国,称“大食法”,宋代称“大食教度”,元末明 初称“回回教”、“回回教门”,明代又称“天方教”(我国明时称阿拉伯 为天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