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留学知识库

问题: 提供一些作文思路

在高山峻峭起伏的背景里,每一棵青松更显坚强挺拔;在大海汹涌澎湃的背景里,每一只海燕更添英勇无畏;灼灼星辰的背景是那沉沉的暗夜;默默的里程碑的背景是那漫漫的长路。其实,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背景。
请以“背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解答:

背景
  绿叶是花的背景,海面是浪花的背景,小溪是鱼儿的背景,我们又是谁的背景呢?
  画水彩总要有一块衬布做背景,不同颜色的衬布能烘托出不同的气氛,深蓝色的衬布显出安谧、沉静,玫瑰红色的衬布显出宝贵、热烈,每一种衬布的色彩都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是一种静静的诉说。在衬布变幻莫测的颜色里,我胶能读到画者的心境。接下来的问题是,谁愿意做那块变幻莫测的衬布?
  每个人由降生到死亡一直在进行着角色的转换。刚出生的婴儿,被太阳似地捧着,小家伙的一举一动牵动着全家人视线,小东西的一哭一笑决定了全家人的悲喜。渐渐地,小家伙长大了,结婚生子,做了父亲、母亲,这时,他就从人生的前台转到了幕后,从桌上的花瓶转向了那块背后的衬布,他从被关注的焦点转到了受冷落的冷板凳,但他同时还是父母眼中的无价宝,是父母眼中的花瓶。到了做了爷爷、奶奶,就真地退到后台了,心中不仅牵挂历着儿子、女儿,还牵挂着孙子、外孙子,今天怕这个热着,出门时带瓶晾好的凉开水,明天怕那个冻着,出门时逼着加件毛衣,而自己身体健康状况则很少去关心。一个家庭里,最受关注的永远是孩子,最被忽略的永远是老人,我们通常是对老人的奉献视为当然,就像把衬布的奉献视为当然一样。有时,做背景是我们无法选择也无法绕开的宿命,最终我们都会化作泥土,回归自然,做一切生灵的背景。
  而有时,做背景是我们心甘情愿的选择。一个女孩去学舞蹈,这就注定了她长大后要成为别人的背景,独舞节目如今几乎没有,在一些大型的文艺演出中,那些身披薄纱、头戴花冠的女孩子舞得那么专注、那么认真,但给予她们的镜头很少,有几个镜头也是群像,少有特写。一个男孩去学弹琴,多半长大后也要成为别人的背景,像理查德、克莱德曼那样做专场演出的钢琴手毕竟凤手麟角,更多的是吹着萨克斯拉着大提琴给歌手伴奏。一个人去学幼师,注定她的后半生要成为别人的背景,他的学生考上了北大、清华甚至出国留学,受世人瞩目,却没有人知道她还在那所小学脱漆的黑板前教着a ,o,e.还有很多职业,比如编辑,比如摄影师,比如服装设计师,一辈子都在做着别人的背景,但他们心甘情愿,我们不能不为此向他们表示崇高的敬意。
  在另一些情境中,能做别人的背景是一种荣耀。在那着卞之琳著名的诗句“明月装饰了你的窗,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中我们会强烈地感受到这一点,尽管“明月”和“你”都有是以主角的身份嵌入诗句的,但情同此理,做背景也要有资格才行。
  在大连万达训练基地,一圈铁丝网围住了偌大的训练场,却挡不住球迷及观光客的视线。许多观光客特别拐个弯来到此处想亲眼目睹一下声名显赫的大连万达足球队训练的情景。而这中间有很多伪球迷,他们迫不及待地倚在铁丝网前,以大连万达运动场做背景,把自己镶进相机里。他们只是想让普通的自己和著名的大连万达之间发生一点联系。看着那些埋头踢球的运动员,不知道他们知不知道铁丝网外发生的事情,或许他们早已习惯被关注,也早已习惯做别人的衬布。如此看来,能做别人的背景还证明你有一定的傲人资本,如果别人连背景都不屑于让你当,甚至害怕让你当,那你就真的成了多余的人,可以径直走进坟墓了。
  在人生这台大戏里,无论是做主角,还是做背景,我们都不该马虎。我们要学那些舞台上的女孩,认真地做好每个动作,直到大幕谢下,曲终人散。不过,这的确需要一种可贵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