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留学知识库

问题: 杜牧的扬州情节

这是一篇研究性学习。希望您帮我解决一下,谢谢。

解答:

杜牧的扬州情节

怀才不遇而纵情声色的杜牧,于扬州瘦西湖上结识了教坊歌女关小红,二人一见钟情互为知音,有“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之概,后又发现小红所吹之箫竟与老僧所吹之箫为雌雄一对,心中惊讶之余,又增对小红亲近之情,终至一夜风流,珠胎暗结。

  牛僧孺派杜牧进京表面向宦官晋礼,实则寇测宦官王守澄等人动静,以达“清君侧“之目的,这一切,引起了宰相李德裕的猜忌,他派人劫持了小红母女作为人质,胁迫杜牧交出僧孺勾结宦官的证据,杜牧坚不吐实,并在波斯商人拓叶奴的护持下逃出相府,回扬州,追寻小红母女的下落。

  文宗皇帝也加紧了清君侧的部署,可是由于牛、李党争,用人不善,过早地暴露了政变密谋,反被宦官门占了上风,不仅皇帝被太监劫入了深宫幽禁起来,又假传诏书,一夜间在京城屠杀了四千人,本来祸及淮南,还幸牛僧孺老谋深算,借李德裕之口洗刷了牵连。因而又得升迁,调京再任宰相。杜牧也奉调东部侍御史。

  关小红颠沛流离,与杜牧的爱情结晶也被歹徒当做闯关护身,遭官军乱箭射死。小红伤痛欲绝,避入荒郊,情根深种的杜牧为挽回这段情缘,在地下皇陵中终于寻到瞎眼老僧的下落。老僧也端坐在宪宗先帝的棺椁前,身前横着元凶大恶王守澄的尸体。至此,当年残害宪宗皇帝的宦官悉数死在了宪宗的棺椁前。老僧终于公德完满,安然坐化了。坐化前,他将被李德裕骗去又落在了王守澄之手的《老僧吹箫图》又交还给了杜牧。同时,还将往来于李德裕与王守澄之间具有双重间谍身份的夭娘托给了杜牧。

  杜牧携夭娘找到了小红,不慎,宝图跌落在地,卷轴裂开,露出雄箫,同时,也揭开了夭娘与小红原来是老僧一对孪生女儿的秘密……小红与夭娘双双抵箫近唇,箫声鸣鸣,倾吐着无限幽咽……

唐代诗人杜牧,可说是多才多艺。他出生在官宦书香世家,23岁就写出了令世人惊叹的《阿房宫赋》,26岁进土及第,以后官至刺史。他的诗“豪而艳,宕而丽”,也敢“指陈病利尤切”,故有“大唐小杜”之称。

文人墨客大多都怜香喜玉,何况这个多才多艺又有貌的杜牧呢,他喜欢美女,善于接触美女,所以在很多诗里也写美女。可以说,杜牧是一个风流中人。

杜牧有一首很有名的《遣怀》诗:

落魄江杨载酒行,

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

赢得青楼薄幸名。

我想这首诗应是在杜牧扬州选美之后写的。

杜牧扬州选美,前后历经十多年,真是“好事多磨”,而且他是那么地自信又痴心,“苦等女长成,到头一场空”。名副其实真真正正地做了一个“扬州梦”。

都说扬州出美女,于是杜牧就借公务之机到了扬州,欲寻天下最美之女。京城来人选美,当地刺史不敢怠慢,召来了扬州城系数的歌妓名伶,让杜牧逐一细看。没想到杜牧却一个也没看上。

正好扬州有一个龙舟比赛,刺史想借机再让杜牧选之,就号令全城百姓去看。江边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杜牧稳坐舟中,在江面往来巡视,忙活了一天,也未看到一个中意的美女。心灰意冷,心想就此罢了。可就在要下船回府时,杜牧眼前一亮,在岸边的人群中,他看到一个乡下妇人领着的一个小女孩,七、八岁的样子,长得十分地标致,虽然衣服不新,但衣旧不掩美。凭杜牧的眼力,这是一个美人坯子。杜牧看了之后,当下就给了老妇人不少银两,算是聘礼,并给老妇约定:“十年内我会再来扬州,娶小姐为妻。”老妇人看他年轻,又是个当官的,还有这么多的银两,就许下了这十年姻缘。

可过了十四年,杜牧才升任刺史来到扬州。辅一到任就忙差人去打听那小女孩下落。经过查询,那当年的小女孩已经嫁人三年,而且生了两个孩子。杜牧后悔不迭……为此,他写了一首《欢花》记之:

自恨寻芳到已迟,

往年曾见未开时。

如今风摆花狼藉,

绿叶成阴子满枝。

此时的杜牧在后悔之余,那心可能真是“拔凉拔凉”的了。当初的小女,“如今风摆花狼藉”了,十四年后的杜牧,“自恨寻芳到已迟”,真想大叫一声“我来迟了——”。呵呵,有什么办法呀?女大当嫁呀,人家女孩可是履约长成,也是等了你十年之后才嫁人的,是你自己违约在先啊……

其实想想“往年曾见未开时”也不错,“想着你的美,想着你的爱……”古代那么多的美女,就连“楚腰纤细掌中轻”,不都是传说中的美吗?

“楚腰纤细”是指“楚王好细腰,国中多饿人”的故事。传说楚王喜欢女子婀娜多姿的细腰,于是楚国上下节食成风……白居易有诗形容:“樱桃潘素口,杨柳小蛮腰”,可见楚国女子的细腰算是一绝。

“掌中轻”说的是 “飞燕能作掌上舞”的赵飞燕。被称为“一代媚后”的赵飞燕是汉成帝的宠妃。因她窈窕秀美,身瘦体轻,起舞临风就有燕儿翩然欲飞之状,故得名赵飞燕。“环肥燕瘦”中的“环肥”是指杨玉环,“燕瘦”指的就是赵飞燕。

这样的美人,杜牧当然心向之神往之。想想自己千辛万苦才选得那美人,十四年的苦等,却良缘未成,真正是“十年一觉扬州梦”啊。“落魄江杨载酒行”,好像是在船上,是要离开扬州吗?尽管有这多好酒,但他还是感到怅然若失,想什么呢?又想起了楚女的“小蛮腰”和“能掌上舞”的赵飞燕,唉,真让人郁闷啊……

选美一等十四年,扬州一梦诗两篇。这两首诗孰前孰后已不重要,但杜牧写这两首诗时的心情应该是差不多的。不过他这时还想到了“赢得青楼薄幸名”,是自慰还是调侃?难怪李商隐说杜牧:“刻意伤春复伤别,人间唯有杜司勋”*。



*杜司勋:指杜牧,杜牧曾任过司勋员外郎之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