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留学知识库

问题: 中考复习总是粗心,怎么办?

解答:

我是一位教师,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中考复习总是粗心,主要是有知识因素和非知识因素造成的。
知识因素
(1)认知结构不稳定。对策:变平时对知识零打碎敲的“点状”积累为推旧联新“线状”连缀,将各科知识以大小不同“集成块”的形式贮存到脑子里去。这样,回忆重现,使知识牢固化;查漏补缺,使知识完整化;融会贯通,使知识系统化。既有利于记忆,又容易掌握知识的结构和内在联系,便于灵活运用,提高解题能力。
(2)思维缺乏逻辑性,推理出现漏洞。
非知识因素:
(1)不良习惯。对策:中考复习,草稿纸的运用很有讲究,平时训练有素,考场上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多次监考,发现一部分考生对草稿纸的使用缺不规范、不合理、不便于检查复核,利用率太低。特别是数理化几科,有的学生一张草稿纸先后从四个方向写、画,致使整张草纸上黑乎乎、脏兮兮一片,数码、符号、字母、图形有重叠现象,甚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影响。做不到题目的2/3时,一张草稿纸的任务就这样结束了。举手向监考老师索要草稿纸的情况屡见不鲜。(正规考试每人只发一张草稿纸)。所以,平时的学习、考试中,自觉养成正确使用草稿纸的良好习惯,是克服粗心的灵丹妙药。
我给您介绍草稿纸的一种用法:把草稿纸折叠分为四块,按试题序号横用,写清题号,依次呈现各题的演算、推导过程及其结果,客观题如填空、选择,在卷面上只有结果和代号,把做题过程完整地写在草稿纸上,并有序排列好,这样检查时,展开草稿纸,如平时作业一样,便于发现“笔误”的原因。当然,对于有十成把握的也可不写在草稿纸上。
(2)心理素质不稳。
有些学生临场发挥不佳,在解题时,往往经一番苦思,似乎发现了解题路径,但稍有一疏忽又无从下手,对这类学生要经常培养他们"一慢二看三通过"习惯,平时经常锻炼其"顺境不骄,逆境不馁"的心理素质,告诉他们"你易我不大意,你难我不怕难",这样常有收"他山之石"的效果。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有挂一漏万,敬请谅解。
祝您金榜题名!!!